首页

搜索繁体

第9章 第九章(狐妖案)

    从梁晋府上出来,杨韫就立刻去了城外,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又马不停蹄拿上国公府的名帖拜访将军府。

    “还请见谅,我们将军近日里都不见客,有什么事还请改日再来拜访吧。”将军府的门房只觉眼前这人好没眼色,京城谁人不知他家将军刚刚痛失爱妻,闭门不出,却又来撞这个门锁。杨韫急道:“还请小哥行个方便,实在是事态焦急,况且与你家夫人就是柏小姐有关。”

    门房正不耐烦,小三儿刚好路过,听见与柏小姐有关,心中想到这两天将军为了这事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他正心急呢,说不定这年青公子真知道有关柏小姐的事情,解开将军的心结呢,便对杨韫道:“既然如此你随我来吧。”又对门房说道:“放心,有事我担着就是。”

    随后将杨韫带到大厅,道:“这位公子你在此稍等,我去请我家将军出来。”

    不一会儿,方平川走了出来,口中歉意道:“家中无人,茶水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杨韫见他眼睛中布满血丝,眼下又青黑一片,一个矫健大汉此时看起来却有几分萧瑟,显然是十分为柏小姐之事难过,忙道无妨。

    两人落座,方平川道:“听小三儿说公子有事要同我说,还说与内子有关,却不知是如何与内子有关?”

    杨韫将东厂如何将李飞鸿抓起来一一说了,“我瞧见李公子的靴子上沾有红泥,就跑到城外去看,这种红泥果然城外才有,李公子虽然独自一人在城外,但可见所言非虚,况且那贼人懂得找人引开众人视线,想来是个极为心细如发之人,李公子连贴身之物都能掉落,素日里定是粗枝大叶为多。”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方平川面色,要知李飞鸿与柏小姐从前交情甚好,不知这位将军是否愿意替李飞鸿出面说情,杨韫心中忐忑,接着道:“如今贵人施压重重,办案之人重压之下难免敷衍了事,还请将军出面陈情,一来细细调查,不至于错诬了好人,二来真凶一日不被捉到,京城其他女子就多了一份危险,三来只有抓住真凶才能告慰夫人在天之灵。

    待杨韫说完这番话,只见方平川长叹一声,起身对杨韫作揖道:“多谢公子告知于我,否则我定要被蒙蔽了,若真如此岂非亵渎了她。”

    杨韫连忙还礼,道:“不敢,我并没有做什么,也没什么能帮到将军的。”

    方平川道:“公子今日能到我府上告诉我这番话,我就已经大为感激了,公子放心,我必定上书皇上,请刑部出面彻查此案,找出真凶,也还无辜之人清白。”

    杨韫喜道:“那真是太好了,”随即又有些为难道:“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将军见谅。”

    方平川道:“你说。”

    杨韫道:“从前这样的事情也有过几例,只是家人认为是丑事匆匆下葬,也没人报案,尸身不经过仵作检验,连死因都是模模糊糊的,若是夫人能够经过仵作确定死因,刑部办案也能得到更多线索,这是我的一点浅薄见识。”

    方平川道:“公子真是心细,这却是我没想到的,的确该送去让仵作检验,如今人已经逝世,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找出凶手,旁的我又有什么介意的呢。”

    两人又商量了几句,杨韫起身告辞,见方平川眼睛都红了,不由感叹一句:“将军真是难得痴情。”

    方平川道:“人生难得一知己,所谓夫妻能遇到合适的就是欢喜,若是能得到中意之人就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了。”

    随后方平川果然上书陈情诉说亡妻之痛,字字泣血,圣上大为感动,又有柏家在旁言丧女之哀伤,圣上特命刑部重新立案彻查。

    杨韫独自在房内将被害人的名字一个个写下来,按照时间排开,虽然都是高官之女,但并没有什么关联之处,只能说是随机作案,可这七年高门大户之间嫁娶远远不止这几桩,那么凶手怎么决定朝那家下手的呢,东厂布下天罗地网,凶手依旧逃了,总不可能他有飞天遁地之术,那他怎么脱身呢。

    杨韫正闷思不惑,突然听闻窗外一片莺声燕语,叽叽喳喳,语声不绝,原来是乞巧节快到了,府中女眷都做起针线活盼望在七夕夜得巧,连轻易不动手的薛可艾也捻起针线,天光正好,外面的姑娘们都穿着鲜艳衣服,坐在一处倒是一副桃羞杏让的好风景。

    杨韫便放下笔,朝窗外看上一看,正好听见薛可艾在和丫鬟们言语。

    只听秋雁道:“听二门的小吉祥说将军府的事情才过,京中又要办喜事了,

    夏蝉接口道:“我也听说了,锦衣坊的绣娘这几日在赶制嫁衣呢。”

    冬鹞奇道:“怎么这么急,锦衣坊的衣裳虽好,但没听说谁家的嫁衣是在外面做的,却不知是哪一家的贵人?”

    薛可艾冷笑一声,目光烁烁道:“你们也知道了,你们当是谁,正是东厂的厂公梁晋。”

    一句话说得在场几人俱是一惊,杨韫心中纳闷,“梁晋怎么这时候要成亲了?并没有听他提起一句。”

    春莺犹豫道:“可他既是宫里的人,那不是……”

    薛可艾心直口快,“对呀,就是太监。”

    夏蝉发出疑问,“难不成是有人贪慕他的权势富贵所以将女儿嫁给他。”若不是如此,谁会愿意青春少艾嫁给太监呢。

    薛可艾放下手中活计,叹道:“听说是他向太后娘娘求娶了一位宫女,这位宫女从此一生都要和太监过,真是可怜,白白糟蹋了人家姑娘。”

    听了这句话,其余几位姑娘倒想起另一段心事,夏蝉笑道:“这话倒是不错,太监娶妻,岂不是误人终身,只是误人终身的话倒是耳熟。”

    薛可艾听了这话,立刻想起自己未出阁的那段日子天天这么闹着,立刻朝夏蝉追过去,口中道:“人家拿你当知心人才说的,你倒笑起来了,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夏蝉早就在薛可艾追过来时往后面跑去,口中笑道:“好姑娘饶了我这一遭吧。”

    春莺笑道:“都是姑娘素日里待你们太好了,说话也没个忌讳,姑娘好歹担待她这一回。”

    杨韫早就听出来是在说自己,见她们闹了起来,只好笑着无奈摇头,这时外面的婆子递进话来,说是梁晋府上来人了,要见杨韫。

    杨韫到了厅上,只见等在那里的是个相貌清秀的小内监,见人来了,客客气气地送上大红喜帖,笑道:“我家厂公三日后大婚,恭候杨公子大驾。”两人又交谈几句,杨韫送客出门不提。

    回到房间,杨韫看着手中的喜帖,倒是烫手得很,心中想到:“梁晋真的要娶妻,可自己与他并无深交,就算要娶妻也犯不着特地来国公府下帖子,除非是为了将军府那件事……”

    这时薛可艾走到这边房来,杨韫连忙让座,薛可艾看了一眼喜帖,面色不好,咬牙切齿道:“我倒想不到你与梁晋交情如此深厚。”

    杨韫摸摸鼻子笑道:“我自己也想不到。”

    薛可艾接着道:“办案也就罢了,如今他成亲,倒特特来我们府上给你下帖子,旁人都说读书人清高,你倒好,自己和阉党搅合在一起,读书人的清名你还要不要?”

    杨韫见薛可艾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心中想到:“这姑娘说话可真是不饶人。”

    薛可艾越说越气,偏偏杨韫又不怎么答话,倒像她在唱独角戏一般,气得她拂袖而去,走到门口见杨韫没有追来了意思,她把袖子再甩一遍才离开。

    到了梁晋成亲的日子,杨韫坐车来了梁府,到了府上下车一看,虽然门口换上了一色的红灯笼,系上了红丝绸,却是罕见的门可罗雀,完全看不出成亲的热闹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