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十六章:建城

      原太寿城往西七里,一座城池的轮廓已经初步形成。

  建城工地里有数千人,上至五十岁老人,下至七岁稚童,只要四肢健全、身无伤痛、无病缠身,全都要干活,因为只有干活才有饭吃,还有粮领。

  陈庆从北边远处骑马奔来,在一声声“见过将军”中下马步行走进初建的城池之中。

  看到建城之事依旧井然有序,每人各司其事,如现代工厂人工流水线一般,陈庆心中十分欣慰,转头对得到消息跑来的周燕和李平微笑了一下。

  “见过将军,将军不是去宁陵了吗,怎么从北边回来?”

  陈庆看着周燕,笑了笑,“我从主公那里得到手书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去了襄邑城,再过一两个时辰,又会有数千石粮食运来,吴先生呢?”

  陈庆刚从宁陵回来,从曹操那里得来关于太寿城重建的一切权力,可在襄邑便宜行事,必要之时可以暂领县令之职。

  “将军,看您神色,何不先去休息?”李平担忧道。

  周燕听到李平的话,认真地看着陈庆的脸色,果然看到陈庆眼神中的疲倦,再看看陈庆身后的十几位亲兵,他们脸上的倦容更加明显,一个个都是强行打起的精神。

  “是啊,将军,这里有我和李平在,吴匠也在监督指挥,将军先去休息吧!”

  陈庆注意到周燕的视线转动,回头看去,挥了挥手:“你们先去休息。”

  “将军……”

  “这是命令。”。

  亲兵们感受到不容拒绝的威严,又对上陈庆的视线,只好说“诺”。

  “将……”

  陈庆举手阻止李平和周燕的劝谏,拍了拍腾云,让亲兵牵着它回马厩休息。

  “将军。”一个留着羊须的三十岁男子快步跑了过来,向陈庆躬身行礼。

  这名男子一手拿着汉尺,一手拿着绢布,身后跟着几人,他们手中也拿着各种工具。

  “吴先生多礼了,快起来。”陈庆上前扶起吴重。

  吴重是将作大匠吴循的族人,两年前,吴循被董卓派到河内郡游说袁绍,结果被当时的河内太守王匡杀了,吴氏一族便开始没落。

  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这类的土木营建,吴重从小就受到土木营建的教育。

  吴重受吴循余荫,又有真才实学,在襄邑颇受士族豪族欢迎;虽然生计不愁,但吴重的志向一直都是重拾家族荣誉,

  乱世之中,不止士族、豪强、谋士、武将等在寻主,即使是工匠也在寻找明主。

  曹操不仅替吴氏报仇斩了王匡,也是吴重看好的一位明主,但是吴重却苦于无人推荐领路,无法得到曹操赏识。

  当得知无双将军要寻找主持重建太寿城的工匠,吴重便立马前来自荐。

  陈庆不懂工匠,也不知道如何识别工匠优劣,只能寻问县令等人,得到肯定答复后,陈庆又仔细观察当时在场的其他工匠,见他们不敢与吴重相争,便直接让吴重全权主持建城大事。

  不过,陈庆仍然用数石粮食聘请了两名工匠,一位年轻性格好强却敬老,一位年纪大经验老练却老实巴交。

  陈庆让他们两个担任吴重的副手,彼此互相监督。

  话归正传,

  吴重直起身,敬佩地说道:“将军,你用粮食利诱百姓做工,又让我等将工事拆分,使得每人都有事干,连七岁稚童也能捡拾碎石建城效率之高,实乃吴某生平所见!”

  陈庆微微笑起,看向远处两名七岁样子的男孩,他们正用一根棍子抬着中间装着碎石的竹篾,竹篾是满的,男孩们咬着牙走着。

  陈庆脸上的笑容缓缓敛去,他知道这两男孩是自愿来做工的,因为有工分可以拿,工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