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3章 赵太守的哲学


    李茂这几天连续走的都是霉运,就差没有吃饭被咽、喝水被呛。但或许还真的是,当一个人的运气来到谷底了,是会绝地大反弹的。

    当追兵们顺着马蹄印,追到李茂改变方向的岔道时,他们就出现分歧了,有人说要继续往常山去,好赶在李茂之前,把他们挡在城外杀掉。有人说应该继续跟着蹄印追下去。

    但最终结果是,选择去常山堵截的一方赢得了辩论比赛冠军,因为大家都知道两只脚是跑不过四只脚的,继续追下去,只不会有结果的,只会愈发追不上。但既然现在李茂他们绕远路了,那对自己等人来说就是争取时间直冲终点的机会。

    所以追兵们就直接往常山的方向追去了,他们打算以逸待劳。所以李茂暂时是安全了。

    常山县赵府,赵太守已经4天没见到自己那个熊孩子来给自己请安了,他猜想那个不让自己省心的儿子肯定不知道又去哪里闯祸了。

    在常山,自己还能包庇他,但要是去了别的地方,那很可能会遇到麻烦。毕竟自己家可不是传统的官宦之家,自己是靠军功和贿赂上官,才爬到了今天的位置,在官场中的人脉很有限。

    赵太守下了善待百姓的命令,那是因为自己儿子和自己都在对他们造成伤害,而为了心灵上好过一点,所作出的补偿。

    不在背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又如何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呢?自己这个位置,可是有很多人在盯着的。

    可自己那个笨儿子,就是学不会用脑子去做事情。

    赵太守自我感觉就很好,治下的百姓都拥戴着他。但他们不会知道城里的经常翻新路面、修整桥梁、城外加固河堤等等,都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捞上一笔,而翻新修整以后好不好用?安不安全?那是老天的问题,天灾乃是人力不可挡的。

    但他对儿子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赵太守在赵拓还很小的时候,并不能经常陪在儿子身边,而是要带兵东征西战,平定暴民叛乱,以积累军功好升迁。

    自觉没能当个好父亲,所以对儿子感到愧疚,赵太守就完全放任赵拓胡作非为了,而且还经常给儿子干擦屁股的事情。

    但是对于儿子找赵云家的麻烦,他也是很生气的。因为赵云的爹是自己过命的战友,是沾亲带故的兄弟,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做人可不能没有了底线,连自己的恩人都坑。

    不过那熊孩子不比赵云优秀,也没能给赵云家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也就赵太守也没有管得太严了。

    后来听说儿子好像喜欢上了赵月儿,而自己也挺喜欢赵月儿的,所以也支持儿子去讨好那个小姑娘。

    但这次,儿子很可能是跑到别人的地盘撒野,才消失了这么多天。这种事情,可是赵太守所无法忍受的。

    于是他急忙叫来了管家,吩咐管家尽快去了解情况,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快点报上来。

    可别等那熊孩子闯了天大的祸,才再想要阻止他,那时候,连黄花菜都要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