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177 章 177:李毓祯的怀疑

    李毓祯是真睡着了,但她没有睡多久,在萧琰入定后不久,她就睁开了眼睛。

    她侧眸看着萧琰。

    萧琰的眉生得极好。李毓祯见过很多美人,男人中最俊的莫过于她的祖父、当今圣人,女人中最美的莫过于她的十一姑母、萧琰的母亲,而美人中眉毛生得好看的当然不少,李毓祯自己的眉毛就生得极好看,浓而秀的远山眉,不须增一分亦不须减一分。但是这么多美人中,却只有萧琰的眉是最中她心意的。

    萧琰的眉不浓,斜长入鬓,细挑如剑,至眉尾处却又锋利如刀裁,锐气十足;但因为眉细,从眼眶斜飞而起,就如秋鸿掠波,掠出飘逸的美感,中和了如刀的锐气,使得她的一双眉:英而不锐,秀而不柔,美而不媚,逸而不佻,眉动就带出生气灵动,似天地毓秀于峰,灵气溢然,又生机蓬勃。

    李毓祯白皙修长的手指抚上她眉,轻柔的抚过。

    萧琰的人就如她的眉,如刀如剑的坚毅,可以与她共抗风雨,而不需要她保护在身后;又如生机旺盛的霸王树,无论怎样艰难困苦,都能冲出危境,勇毅向前——这才是能够与她并肩的伴侣:她的道艰且长,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只有历生死、经风雨的强者才能与她共行。

    萧琰的眉细而直,就如她的心,纯粹而不芜杂:不论世间多少尘垢,世情如何复杂,身世如何困扰,在她心里,却都如飞鸿掠波,只一线痕过,便重复平静。任它烦扰,她秉心纯正,不恨不怨,不弯不曲,直道而行,她的心如青空朗朗,即使偶有阴霾,也很快被风吹散,清澈明净如故。

    她的眉不是粗硬的,每一根眉毛都细而柔软,眉显英气却又秀美,飘逸洒脱而不迂直,如她的人,遇强则强、遇险则坚,却有一颗柔软宽和的心,真心对她好的人,她都给予最大的包容,纵然伤害到她,也能扬眉洒然一笑,让它散于风中,不萦于怀。

    这样的萧琰,让她喜欢,又钟情。

    李毓祯抚着她的眉就动了情,抬头想亲下去,唇要触到她眉毛时,忽又想起答应她的“不亲你”,哑然一笑,头又退回枕上。她使出百般手段搅缠,是为了让萧琰一点点习惯她的亲近,但搅缠归搅缠,她却不是食言之人,说不亲她,那就是不亲她,当然只限今天。

    李毓祯抬手轻抚她另一边眉毛,又看了她一会,这才平躺了身,眼眸半阖着,思忖着要处置的几桩事,却仍分了一分神识在萧琰那边。

    ……

    萧琰进入了深度冥想,因李毓祯在身边,她没有了安全的顾忌,五感皆闭,全身心沉入在识海中。

    她的灵台识海还是那片奇妙的世界:上方是星空,繁星点点,最亮的是北方七颗大星,那是天罡北斗,闪烁着明亮的光辉;下方是一池清寒的碧水,池水中央浮着一朵金色莲台,剔透如琉璃,光华流转。不过此时金莲闭合着,不像她与慕容绝生死博斗时盛开,也没有溢出清凉透骨的白茫雾气。

    但萧琰发现,金莲又长大了,九片花瓣好像长大了一寸。

    她不由仔细观察,确实是长大了。

    这意味着她的神识又强大了。

    神识和莲花的关系是她在莲台的变化中发现的奥秘。

    “萧琰”欢喜的打了个滚——当然是她的神识打了个滚。

    要知道神识越往后就越难增长,她与慕容绝打了一架,莲花就长了一寸,相当于她的神识在洞真境后期这个境界内向前进步了一个小阶:从刚抵达洞真境后期的门槛到稳定在洞真境后期的初期。之后再进两小阶,就能到达洞真境大圆满。

    这一架真是打得值得!

    “萧琰”欢喜得又打了一个滚。

    欢喜过后,她不由回想起与慕容绝的那一战。

    神识“仰望”星空,回想推演着慕容绝的剑招,那仿似信手挥出,却又浑然天成的剑法,每一剑都带着毁灭的杀机,每一剑都锁定了萧琰的方位,让她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也没有哪一处可以逃避,唯有挥刀迎击,在扑面过来的杀机中搏出一线生机。

    慕容绝的剑法是杀戮的剑法,每一剑都是破空而来,从地狱中杀出,带着血腥和浓郁得让人窒息的杀气,毁天灭地,信手挥剑,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

    当萧琰想到这四个字时,星空陡然大亮,漫天星子由静而动,流转划出光亮轨迹,如同她和慕容绝的交战中一样,一道道流星的轨迹都是慕容绝的剑路,清晰的显现在星空中。与此同时,池中的金莲陡然也盛开来,溢出丝丝白气,那白茫茫的雾气汇成了一把刀,刀芒冲天而起,与星光汇成的剑气交战。

    这一幕,赫然是萧琰与慕容绝交战的真实重现,毫厘无差。

    萧琰看得入了神,识海中瞬间万念,不断的拆解着,分析着……

    这时她又发现了神识强大的好处,不仅记忆力和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大,而且连悟性也在增强。

    当然悟性增强并不是与神识强大有关,而是和她的心境修为有关:琉璃莲台的莲花成长,直接代表的是心境修为的增加,而心境修为的增长同时与灵魂和神识关联——悟性就是她灵魂中本身具有的潜力的开发。

    修行者在武道上能走多远,除了资质、修炼资源、努力、勇气、坚毅这些因素外,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悟性。所以悟性的增强是让萧琰最欢喜的,因为这意味着她的潜力在不断开发,而不是在“吃老本”,就相当于她前方的道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只要她心志坚毅,勇往直前,就能越走越远。

    萧琰心里兴奋,神识却是冷静的。

    这是在她的识海中,只要她的意念专注,就能操控一切,当她想着“慢一点”时,刀芒与剑气的交战动作就慢下来,让她能够更清晰的看见刀与剑过招的细节,这种慢动作回放对她反思、领悟无疑是有极大好处的。

    萧琰与慕容绝的一战时间其实并不长,因为刀剑过招的速度太快,看似在生死间走了很多个来回,但事实上从动手到萧琰跌崖也不过十几息的时间,也就是眨十几次眼的时间。m.

    只是接下慕容绝的每一剑都如在生死的悬崖边,感觉就是经历了轮回般的漫长。而这种生死磨砺,对心志的历练绝不是静修或独自苦修可比。

    萧琰心里知道,这也是李毓祯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原因。

    “以战养战”,绝非简单的四个字,而是真正的以命相搏。

    所以萧琰不会怪李毓祯,因为这正是她所求的。李毓祯所做的,恰恰是对一个真正求索武道者的理解——在这方面,萧琰与李毓祯的确是志同道合,互为知己。这也正是萧琰珍惜与李毓祯同伴关系的原因之一。

    此刻,萧琰的心神全部沉浸在和慕容绝崖上战斗的场景中。随着她意念的控制,又不断的“回放”,领悟。如果神识有形体,此时必能看到“她”的眼睛仿佛最亮的北斗星辰,灿耀出光芒。

    识海中的金莲不知何时绽放开了花瓣,一平如镜的池水也起了涟漪。渐渐的,涟漪越来越大。渐渐荡起了波浪。渐渐的,波起浪涌……识海仿佛真的成了海,风急,浪涌!

    寝卧内也起了风。

    外面的微风一瞬风急,天地元气躁动起来,隐隐有涌动的迹象。

    李毓祯忽然睁眼,右手如电按在萧琰的丹田上,她的真气涌入,瞬间压制了萧琰的丹田,切断了她与天地元气的感应。

    外面躁动的风又平静下来。

    风,依然是徐缓的春风。

    书房内的东阳公主“咦”了一声,转脸向门口看了一眼。

    李翊浵道:“怎么?”

    东阳公主和煦笑道:“你这女儿,悟性当真不错,与慕容一战,方才差点突破了——被昭华压制住了。”

    李翊浵微微惊讶后,便咯的笑起来,洁白脖子一扬,姿态优雅又骄傲,“我的女儿,当然是极好的。”

    东阳公主见她那得意姿态只是一笑,解说道:“悦之刚刚晋阶登极境大圆满不久,最好是凝练内元,再往大圆满巅峰突破,对以后突破晋阶宗师境有好处。”

    东阳公主一提,李翊浵就想透了其中道理,盈盈笑道:“您说的是。宝树内气越凝练,将内元淬炼得越纯净,不止对之后突破洞真境有益,而且内元越纯净,才能达成精、气、神合一,促成后天之气转为先天之气,从后天晋入先天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东阳公主轻横眉波,“你呀,也就知道道理了。”话里带着两分恨铁不成钢的嗔意。

    神佑从小被称为天资绝高,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透、举一反三,让她的兄姊们都很嫉羡,包括修行资质也是上品,让书院的长辈们都寄予了期望,奈何就是对修行没有兴趣,也没有恒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就是这样,还被她玩玩乐乐的修到了融合境,让努力修炼却一直徘徊在引气、化元境的兄姊情何以堪?让他们这些宗师长辈们也难以言语了,大概就是“明明是好铁,却偏偏不愿成钢”的心情。

    李翊浵眸波睇转,亲热的道:“夫子,我修行青木诀还是很用心的。”

    东阳公主:呵呵。

    不是为了美貌你能这么用心?揶揄她,“修行阴阳融息术你也很用心,都用到哄女儿身上了,你羞不羞愧?”

    李翊浵“咯”一笑,她初见女儿时就用了融息术,气息和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不用洞真境的神识探查不到她有修为,申王说宝树应和昭华一样,登极境就已有洞真境境界的神识,但女儿不会用神识探查自家母亲,见到她白裙薄氅等候在寒风中只会觉得她是柔弱不禁风,心中自生柔软怜惜——李翊浵一点也不觉得用这点小小心机有什么不好意思,这叫爱女心切,为了女儿,她三年早晚都花在融息术上了,以前修行青木诀都没这么勤奋。她眼波盈盈叹口气,“我家悦悦宝贝知道阿娘为她这般辛苦,也要感动啊。”

    东阳公主:……

    只想揍她。

    ……

    萧琰已经盘膝坐在榻上,将体内澎湃的内力压制在丹湖中,一遍一遍的凝练,直到它们沉实平静,睁开眼后对李毓祯说了声“谢谢”。

    她此时突破不是好时机,虽然再往上进一步,就是登极境大圆满巅峰,只要心境到了,她随时可以准备突破宗师境。但急于晋阶宗师的后果就是修为上去了,内元的质却没有跨越性的提升,以后晋升先天的困难就增加了。但这个道理并不是知道就能做到,因为内元的凝练需要神识锤炼,也是水磨功夫,而强行压制已经到临界点的修为,时间一长,对丹田就有损害。一些神识不强大的修行者想不“急于求成”都不行。当然这对萧琰和李毓祯来说都不是问题。

    李毓祯道:“你这段时日,最好是积累沉淀领悟,天策书院里有斗宿剑阵,对于凝练内元极好。”

    萧琰应着,神色有些奇异道:“我感觉伤势好了很多,大概已经愈七成了。”虽说她伤愈能力比一般武者强,但也没强大到这个地步吧?

    李毓祯一点也不奇异,笑道:“这可得感谢东阳公主了。她是书院洞真境大圆满的宗师,修行的是生系道统,主修阴阳化生青木诀,以生机之道治愈修者的内伤,当然效果极好。”

    “生机之道……”萧琰恍然,难怪刚刚内气澎湃到临界点要突破的时候,体内生机也蓬勃旺盛到极致,让她的恢复能力瞬间达到最强,脏器破损和骨裂骨折都修复了,而从悬崖跌落到现在,也才不到一时辰吧。想到“青木”二字,她颖悟道:“是木系功法,以五行生发之力,促动我体内的内元化为生机,我方才内气溢满澎湃,那道生发之力也就将我的生机催发到极强了。”

    李毓祯微笑点头,神色蕴柔,“东阳公主是从书院请出来护着你这只鱼钩的——你当我就真的将你扔在风口浪尖不管了?虽说要以战养战,你若真个死了,我可要伤心死了。”

    她语气温柔,声音含情,若换了别人,早就荡气回肠了,萧琰却是感动之余,心里只想叹气。情愿李毓祯冷静的对她说:“这就是以战养战,武道不进则死。”也不愿意面对她这样的柔情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