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读书

    今天晚上整个京城灯火通明。

    卫景桓和王忆算是来得比较晚了。

    伴随着22世纪的到来。飞机的速度已经是过往的数十倍。由本土的最南端到最北方,十分钟足矣。但这样的飞机则是几位大将军才配得上使用。

    所以,王忆是粘了卫景桓的光。

    两人一下飞机,便奔向皇宫而去。皇宫除了御林军专用的机场外,皇宫可是禁飞区,于是两人。下飞机的地方是距离皇宫35公里外的军用机场。

    但所幸一路上有专人开道,再加上汽车的速度也大有长进。于是,两人在大典开始前半小时,终于赶到皇宫门口。

    卫景桓的到来,让原本三五成群的小团体一窝蜂的涌过来。

    军中有一句话叫做:没被卫景桓带过的兵,不配称之为精兵。

    卫景桓最让人畏惧的就是他的推进能力。可以说,后勤能保证到哪里,他有能力攻到哪里。

    卫景桓真正攻灭的帝国唯有孔雀帝国和南越帝国。

    剩下的寒冰敌国,西联合帝国和东联合帝国,也基本上都是由他和其他大将合作打完最难的仗,最后再让其它的大将军进行收割。卫景桓几分救火队员的意思。哪里有危机,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动。

    卫景桓不是领兵杀敌最多的统帅,但他一定是歼灭精锐部队最多的统帅。

    与卫景桓并列的八名大将军中,李青松是最为年长的。

    其他人都是走着来的,而他是被别人用轮椅推着来的。

    但很明显,没人敢堵他的路。尽管其他人很快就聚拢在卫景桓身旁,但是李青松所到之处,其他人都自觉让开。

    李青松再次见到了这个帝国内部年轻一代最为出色的统帅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礼貌的寒暄道:战斗打完了,卫帅可有何打算?

    卫景桓先是右手搭往左肩微微躬身行礼,以示对李青松的尊重。

    卫景桓的地位本来李青松旗鼓相当,但李青松的年纪足够给卫景桓当爷爷了。

    再加上出于对李青松过往的贡献的尊重。卫景桓才会对李青松行礼。

    卫景桓看了看宫殿上的灯光,然后卫景桓转头看向李青松认真的说:当年丢掉的笔,我准备把它捡回来。

    旁人自然是听不懂。但在卫景桓旁几名大将军虽然是武将,但脑子可不慢,几人眼神交汇。脸上的露出忍不住震惊的表情。

    卫景桓16岁参军,他选择投笔从戎。

    同时他是神童,16岁的他已经通过高考,是当年的省状元,如果没有参军的话,那他就应该已经被京城大学录取了。

    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其他几名大将军用不对劲的眼神看着卫景桓。

    这是准备收兵权吗?几名大将军的眼神有些阴森。

    但李青松不知道怎么想的,反而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天下太平了。治天下是文化人的事,你这是准备当文化人吗?

    李青松不是没有怀疑,相反,他已经立刻反应过来,并且开始试探。

    其他几人紧紧地盯着卫景桓的表情,想知道他的反应。

    卫景桓也饶有兴趣的观察着几人的表现:仗打了那么久,累了也够了。该做一些过去想做又不能做或者没做的事了。

    这番话虽然是真假难辨的,但附近的几人明显松了口气。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目标军中最高个子的几人里面一定有卫景桓,有他在,至少有人先淌浑水。

    这时候方正也赶忙扒开人群,走了进来。

    见到几位大将军,没有选择按照权力官职大小行礼,而是以年纪大小一个一个的行礼问好。

    最后一个就是卫景桓,方正一脸和蔼的同他问好。

    然后招呼众人进入皇宫,宴会已经准备开始啦。

    皇帝坐在高台之上。其余的高官们按照地位分别列坐。

    先是战功卓著的两位皇子接着是内阁首辅诸葛镇,军机阁首辅王鹏,随后就是九位大将军,后面的各位文官武将名自按照品级列坐。

    高台之上,皇帝抱着自己十岁的大孙子指着九人小声开始说道:

    九大将军都挂名军机阁。

    九大将军中,李青松因为资历老,贡献大,位居首位。真正意义的帝王心腹,出身是禁军之中的羽林军,除此之外,没有与任何党派有深切的关联。

    卫景桓排在第二。严格来讲,他的军功是应该是最大的。同时,他也是朝廷军方南疆派的代表人。同样,他和文官的关系,从来都是一般般的。

    是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大将军,这小子可以放心大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