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卷 起剑篇 第六十九章 自古苍生皆草芥

    太清圣人,即道家三大圣人中的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太下老子。

    相传,老君为助背负百世经纶命格的张家天师长兴龙虎、证正一大道,而亲授龙虎山张天师一门名为“三五飞步”的世传玄妙之法。

    “三五飞步”又称“三五之神”,混斗归元,贯通天地;进可助张家天师降妖、伏魔,退可助张家天师悟道、渡世。

    全阳子得张家天师道谕,前来搭救这名天生与众不同的小师弟,从而经张家天师虚空传秘,学的“三五之神”中的其中一法。

    全阳子一声道完,左手散去雷局,捻出祖师诀,先天道气作狂风大起。

    足下行复转折,步罡踏斗,宛如行于诸天星宿之上。

    举手投足间,庄严肃穆的威严道人,已是一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之势。

    “天下虚名,尽归于圣。奈何朕乃三界之主,有何足惧?朕倒要看看,区区一家小道,如何能仗圣人之名,从朕之掌中走脱。”

    血云中的脸一听圣人之名,似是忽然受了什么刺激,当即扭曲的不成人脸形状。

    血口一张,大喝一声:“天将何在!”

    喝声一落,当空的滚滚血云如有感应,倏然化作涛涛江水奔涌起来。

    奔涌之间,有一峰又一峰的血峦从血云中层层叠出。犹如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灭世大戏,被魔王缓缓的拉开序幕。

    最下面的一层血峦,最为宏伟,离全阳子亦最近。

    全阳子可以清楚的看到,有无数条血影鬼魅般从血峦上依次升起。每一条血影都身穿血甲,外披血袍,头戴血盔,手中持着血戟、血矛,抑或是持着血叉、血枪。

    有精瘦者,呈直干之态;有雄壮者,若泰山之姿。个个凶神恶煞,个个不怒自威。

    第二层血峦,离全阳子稍远。

    但全阳子还是可以清楚的看见,上面依次升起的条条血影,比下面一层血峦上的血影,要愈加雄壮,愈加巍峨,愈加威风禀禀。

    全阳子心头明了。

    这些血影若是褪去血形之状,个个都像是那镇守在九天之上,身承驱魔斩妖之责的天兵天将;只是如今,这些出现在血云中的兵将血影,自身却化身成了魔卒。

    犹如蒙蔽了双眼,受到了蛊惑,堕落了一般。

    第二层血峦上,还有第三次、第四层、第五层,许多层;似是一座直冲云霄的恢弘圆形宝塔,凌空出现在血海之上,挡在在全阳子前面,由近而远往上重叠开去。

    血云中的那张脸,已消失不见,却依然有一声大喝,从血云中传出。

    “升旗!”

    喝声中,血峦上的血影渐渐密集,越来越多。层出不穷。

    无数面血旗,应声从后面的血峦上揭竿而起。

    面面都如遇大风,哗哗招展,飘摇不定。

    如浪如潮的旗海中,又有一声大喝传出。

    “擂鼓!”

    喝声未落,血台如破土而出的胚芽,自云巅般的血峦里昂然升起。

    血台上,半身赤裸的魁梧血汉,龇牙咧嘴,疯狂擂鼓。

    血峦上巨鼓如雷,血峦下有惊涛骇浪如受帝谕将令,纷纷从下面的无垠血海中汹涌冲天。

    冲天潮浪,发出的却不是潮浪之声,而是鬼哭狼嚎,是龙吟虎啸。

    浪潮作车、作马、作卒、亦作将;举戈咆哮,踏着血波,如履平地,以全阳子为中心,自无边无际的四面八方杀将上去。

    鼓声、旗声、喊杀声,震耳欲聋。

    一时之间,原本沉寂昏沉的炼狱血境,胜似千军万马、六军齐发。

    全阳子道气静凝。

    道心坚定不可摇,道意坚固不可摧。丝毫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