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 太后传召

    要被退婚了,难道不是该担心吗?

    盛景年不等他想明白,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出来,“走了,进宫。”

    “……遵命。”

    从宫门到寝宫,盛景年走到门口时,见了两边的侍卫,点了一下头,亮出身份后便往里走。

    才一到院子里就见伺候在太后身边多年的严嬷嬷走上前来,见着他的时候笑了一下,“小公爷里边请,太后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老奴领小公爷进去。”

    “有劳了。”

    踏入内殿,盛景年扫了一圈,不见除了他之外的人,笑着走到太后面前,拱手弯腰:“景年参见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你这小子,还来这一套,以前来的时候,直接亲近的坐到我身边了,这回倒是见外了不少,受了气了?”太后招招手,示意盛景年坐下来,“还是我给你指的婚事不满意?”

    闻言盛景年想到萧云慕每次看他的眼神,笑了一下。

    “有太后关照,又有爹娘帮衬,我在太学里倒是谁也不敢欺负我,倒是心里藏着心眼让我帮忙给改改文章的人不少。”盛景年坐下道:“太后今日怎么忽然召我进宫?”

    “只是想看看你,上回听闻你和萧家那个丫头在春日宴上见着了?”

    太后盯着盛景年,脸上尽是慈爱的笑,“萧家那丫头尽管平时顽劣了一些,性子不温婉体贴,但也算是个好模样又出身不错的姑娘,性子不好的地方总会改,这要是出身和模样不好,那可改不了。”

    萧云慕,不温婉体贴?顽劣?

    的确是不温婉也不体贴,顽劣倒是及不上,可不顽劣也够不省心的。

    从春日宴到金台寺都也有不少事情冒出来,可谓是走到哪里都能生出风波。

    也不知道是萧云慕太倒霉还是太招惹是非。

    “云慕很好。”

    “……看来你和她相处得不错?”

    “尽管只是在春日宴上救了她一回,加上在金台寺的风波,倒也算是了解了她,并非外界传言那样性子刁蛮、顽劣任性,反倒是有藏在这之下的优点。”

    “哦?那你说说看有什么优点?”

    瞥见太后的好奇,盛景年摇了摇头,“太后可是问住我了,一个人的好坏性子,直接说出来,太片面,相处之后才能知道。”

    “那你先去后面坐着,一会儿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什么意思?

    盛景年第一回有种无法掌控事情发展的感觉,不由皱起眉头。

    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盛景年像是一下知道了什么,盯着太后,见太后面上别有深意的笑,顿时明白了。

    原来太后不止传了他一个人进宫。

    起身站起来,拿着扇子走到一边的屏风后面,见桌上已经摆放了茶和点心,干脆坐下来,一手握着杯子一手握着扇子,轻轻磨蹭着杯沿。

    太后传召?

    从出门到见着太后,萧云慕都想不明白,这个时候太后怎么会传她进宫,难道是知道了京城里这几日的传言?

    可这和她进不进宫有什么联系吗?

    “云慕拜见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黛玉弯腰低头盈盈福身行礼道:“云慕给太后请安。”

    “过来坐下。”

    “……谢太后恩典。”

    萧云慕抬起头来,不敢多看太后,不过匆匆一瞥也瞧见了当今太后是个依稀能看出年轻时风华无双模样的人,不由想起这宫里的是是非非。

    能坐稳今日太后的位置,定然不会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在太后面前耍心眼,还是先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听闻你前两日在金台寺和魏国公府的小公爷遇上了?”

    “……险些闹了笑话,多亏小公爷出手才得以还我清白,否则怕是要让贼人栽赃陷害,拖累了将军府的名声。”萧云慕有些意外,但依旧照实回答。

    这件事情上是说不得半点慌,毕竟那天在饭堂里的人不少,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她能说什么慌?

    太后闻言点点头,“你和景年那孩子定亲已经有些日子,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也算是了解他的秉性,你家老太公和我又有旧交,倒也知道你的脾性,那日你们俩见着了,不知你对景年可有什么了解?”

    闻言萧云慕怔住,诧异抬头,“太后这话——”

    “你心里,景年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要怎么回答?

    盛景年虽是晋阳长公主的独子,可也不能否认他的确是受到太后和皇上的宠爱,太后是真的看着他长大的。

    说盛景年不好,她是得罪人,可说了盛景年的话,那退婚的事可就真的没戏了!

    真是……太惨了,这种事怎么会落在她头上。

    萧云慕咬着下唇,见太后盯着自己,仔细琢磨了半晌,,恨不得把盛景年所有的印象都翻一遍,看看哪一个比较合适说出来,可想了半晌,急出了汗才终于憋出一句话来。

    “小公爷,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