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25、第125章

    *

    四爷怕说太多吓着弟弟,只提了水务方面的恩怨,工部的勾心斗角只是和其他几部相比显得比较少,并不是没有勾心斗角,当然,如果胤祈要去工部办差,那些鬼蜮伎俩没有机会用到他身上,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天下勋爵,莫过于从龙之功,他们汗阿玛南书房里的那几位或多或少都有让江南士子重回朝堂的想法,他们自己要名声,却不能毁了学生子侄的前途。

    嘴上说着要为前朝守节,大多数还是会为了出仕的机会争的头破血流,除去那些真的无心权势隐居山野的大儒,剩下的尽是些俗人。

    当朝有太子,储君的位子非常稳固,但是太子詹事府的人由皇帝亲自安排,本朝自开国以来就对江南的世家大族很是提防,皇帝再怎么心大,也不会放任江南世族子弟接触太子。

    接触不了太子,自然只能将目标放到其他皇子身上。

    满人和汉人不同,没有立嫡立长的规矩,太子被立为太子,最开始只是为了稳定人心,稳定朝中汉臣的心,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立太子的规矩。

    这么多年过去,太子地位稳固却和朝臣并不亲近,自然有人动别的心思。

    那么多皇子长成,等到他们出宫开府,没道理都对皇位没兴趣,那可是至高无上的天下之主,皇阿哥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肯定会有争夺皇位的念头。

    自古以来,成功从太子变成皇帝的储君只有半数,他们太子如今受宠不假,但是没人敢保证他以后也能继续受宠。

    自古文臣,都有挣从龙之功的野心,当朝皇子那么多,只要上位一个,江南世族在朝中的局面就能打开。

    如今徐乾学、高士奇、朱彝尊等人在皇帝跟前任职,不代表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提拔自己的子侄学生,皇帝不是傻子,容不得他们胡来。

    胤禛眸光微暗,觉得让弟弟去工部就很好,想往上爬的人铆足了劲儿的往吏部户部挤,想对工部的事情插手必然不会没有动静,如此也能让他们知道究竟是谁将主意打到了胤祈身上。

    老大那边不接招,又有明珠明里暗里的回护,到目前为止,已经没人再去直郡王府投诚,之前去过的都被打发到罗荒野开荒,接下来的人也没胆子再去直郡王府表忠心。

    他们汗阿玛的确更看重旗人,不光他们家汗阿玛,往前数往后数,大清的皇帝基本都更看重旗人,他们会用汉人治国,但是不会全无保留的信任他们。

    跟头跌多了总会长记性,

    不过同样,也有很多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若无意外,今冬他和老三就要出宫开府,老三性子软,又喜欢读书,身上文人气重,接下来肯定会有人想办法和他交好。

    他倒不担心胤祉结党营私,以他们家老三目前的心智水平,他只会觉得那些人觉得他文采出众想和他交朋友,再给他十个脑子他都想不到朝政方面。

    胤祈被前辈统吼了一通,握紧拳头神色坚定,“四哥,我不怕,如果有人找我麻烦,我就回来告状。”

    谁都别想拦着他发光发热!

    胤禛对宝贝弟弟的反应有些诧异,他以为这小家伙会被吓到瑟瑟发抖,没想到还能想起来回来告状,知道告状就行,知道告状以后才不容易受欺负。

    二哥之前说的实在太夸张,他们家胤祈好着呢,一点也没有被养歪,汗阿玛不会教孩子他同意,但是他们兄弟的底子在这儿摆着,长大后各个都能挑大梁。

    四爷对弟弟的反应非常满意,“以后谁给你找不痛快就直接找、直接找四哥,四哥给你做主。”

    他很快出宫开府,过两年胤祈也要出去,找汗阿玛或者二哥太麻烦,还是他们兄弟俩接触更方便,等过两年他在朝中站稳脚跟,自己就能护住弟弟。

    胤祈郑重其事的点头应下,“四哥放心,谁敢欺负我,我就欺负回去,吃什么都不吃亏。”

    小家伙保证完,想起还在毓庆宫书房压箱底的治水大礼包,忍不住拉着哥哥叮嘱,四哥现在开始接触治水,肯定能看懂书上的内容,不说活学活用,照搬书本也能干出一番事业,那些书不能一直压箱底。

    二哥的脑袋瓜不好使,看不懂上面的东西,还不让他下工地,想去工部怎么可能不下工地,这是拦着他不让他上进。

    原本他以为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和人类交流,现在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最大的障碍分明是他们家太子哥哥。

    他能怎么办,当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身为一个机智的新型人类,对不喜欢听的话就要左耳朵进右耳多出,他说任他说,我自巍然不动。

    基建统就要有基建统的样子,现在奋起为时不晚,大不了失败之后继续咸鱼。

    【前辈,咱家的锅是不粘锅,咸鱼要翻身啦!】

    光球统:【……】

    他以后绝对绝对绝对不带新手统。

    这样的折磨经历一次就够了,谁再想让它带后辈,它当场用代码编成三尺白绫送他上路。

    雨季过去,朝中上下都松了口气,今年的雨比往年更大,即便朝廷提前有准备,也有好几处出现决堤,好在决堤的位置不靠近城镇,只淹了些良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赈灾的银子一批批发下去,户部尚书整个人恍恍惚惚,吃饭都在算国库还剩多少银子,能不能撑到今年秋收,会不会耽误今年过年。

    幸好国库这几年充裕了些,如果放到十几年前,空荡荡的国库再碰上这种大灾,那才是真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忙完赈灾的事情,接下来就是皇子开府,康熙将胤禛派去查看河道的确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给他封郡王,老大那小子成亲之后也没见多稳重,有老三老四给太子做左膀右臂,老大那边就让他折腾去吧。

    都是他的儿子,他还能把人绑在朝堂上不成,那不是给太子找帮手,那是逼着他们兄弟反目。

    胤禔听到胤祉胤禛封郡王的消息后高兴坏了,这次不光封了两个郡王,老五老六老七老八也都封了贝勒,那么多阿哥都要开府,今年冬天工部和内务府又有的忙了。

    直郡王拉着弟弟们出宫挑府邸,直郡王府周围还有很多好地方,他们兄弟在宫里的时候住的近,出宫开府也不能离太远,不然将来孩子多了,他闺女不好找弟弟妹妹玩耍。

    胤禛听到这话后果断的几个弟弟推过去,在地图上圈出上辈子的府邸所在,又把隔壁的空闲宅子给胤祈占下,然后才有心情听他们讨论住哪里好。

    他当过贝勒,当过亲王,当过皇帝,还真没当过郡王,上辈子缺失的经历这辈子补上,听上去还挺有意思。

    他们家汗阿玛分封儿子后妃有个习惯,一封就是一堆,这辈子大哥是个例外,单独出去封了郡王,他们这些就没那么特殊了,出宫开府封爵娶妻几乎都要赶在一起,不光工部忙,礼部也有的忙。

    阿哥们商量着选好府邸的位置,对宫外的生活充满期待,他们家大哥出宫后的潇洒生活着实令人羡慕,尤其是老五,要不是不好赖在直郡王府,他甚至想留在那里给他们家大哥当腿部挂件。

    他也想和大哥一起练兵,别管是八旗兵蒙古兵还是绿营兵,什么兵都可以,他不介意,能分给他让他训练就行。

    之前在宫里进出不方便,以后在宫外有了府邸,汗阿玛肯定不能再嫌他不稳重不让他办差。

    再拖下去他都多大了,没有正经差事丢的不光是他自己的人,还有额娘玛嬷乌库玛嬷的人,最最最重要的是,会丢汗阿玛的人。

    胤祚难得的喜形于色,拉着胤禛眉飞色舞的说道,“四哥,我也给胤祯挑好地方了,等底下的弟弟们出宫开府,我们串门方便的很。”

    “胤祯性子倔,你选好不要直接告诉他,不然他可能故意和你过不去,重新挑个远远的地方让你生气。”四爷对那个弟弟的狗脾气清楚的很,破孩子被惯的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是对的,别人说一句就是和他过不去,容不得一点不如意。

    这辈子有胤祚在,那胤祯没被养太歪,但是胤祚也没法天天看着他,那混账小子和上辈子一样净会惹人生气。

    胤祚明白胤祯的小霸王脾气容易惹事,额娘宠出来的性子,他有心去纠正也无甚见效,不过以后就好了,胤祯在永和宫是小霸王,到了阿哥所,胤禟胤俄哪个脾气都不比他好。

    单单招惹到脾气不好的也就罢了,如果看胤祈性子软想欺负,到时候他就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管教胤祯额娘会拦着,汗阿玛亲自管教,额娘总不能再拦着。

    胤祚越想越期待,凑在胤禛身边小声说个不停,可惜他们要搬出宫给底下的弟弟们腾地方,如果能亲眼看到胤祯吃瘪,那场面肯定很有趣。

    “收敛点,要是让德妃娘娘知道你这么想,回头又闹的不安生。”胤禛嘴上训斥着,眼中也带上了笑意。

    胤祯那小子什么时候都很会气人,上辈子把他气的够呛,这辈子把老六气的够呛,不让他狠狠的长个教训,他还真以为天下只有一个永和宫。

    胤禔带着弟弟们选府邸,看到自家王府周围的空地方被填满后心情大好,老四只是个例外,他这个大哥在兄弟们之中人缘还是那么好,老三老五老八都愿意跟着他,不错不错不错,很有前途。

    直郡王选择性的忘记老三是个没主见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老五一心想带兵打仗,老八养在惠妃膝下,天生和他更亲近,他就觉得自己在兄弟们中很有威望,不然弟弟们肯定不会离他那么近。

    阿哥们的府邸准备妥当之前还要继续住在阿哥所,胤禔将他们送回去,然后带着地图喜滋滋的去乾清宫找活儿干。

    目前在宫外有房子的只有他这个老大,弟弟们要开府,他这个大哥当然要上心。

    康熙扫了眼地图,对儿子们自己选的地方没什么意见,但是对老大想监工很有意见,内务府的弯弯绕绕不是他这个愣头青能理解的事情,这一辈在宫外有府邸的只有他一个不假,上一辈的人不能用吗?

    这种细致活儿交给他们二伯来办,不比让这个愣头青捣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