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0章 第 50 章

    沈如意气鼓鼓看着他。

    “你才是煎饼团子。”沈如意说着,转过身不理他了。

    沈如意往前走了两步,发现自己走错了,只好转身往回走。

    赵允宁就跟在她身后,安静地看着她,也不辩解。

    沈如意:“……”

    沈如意忍不住了:“你为什么跟着我?”

    赵允宁想了想,用了一个他父王常用的说辞。

    “因为你漂亮好看呀,很可爱的。”

    少年声音清亮,有着夏日泉水一般的清澈,沈如意刚刚升起的带着气的小气泡,轻轻一戳就破了。

    她抿了抿嘴唇,还是忍不住咧嘴笑了:“对哦,我就是很漂亮。”

    小姑娘臭屁得很,母亲成天夸她,别人也天天称赞她,她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可爱的小囡囡。

    沈如意一不生气,立即就变成了乖巧可爱的小团团。

    “小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赵允宁低头看着她跑歪了的风帽,很自觉帮她系好丝带。

    “我叫赵允宁,允许的允,安宁的宁。”

    沈如意瞪大眼睛:“哇,你姓赵,你是皇亲国戚哦。”

    赵允宁想了想,点头:“是吧,算是皇亲国戚,不过这不重要。”

    沈如意没多想,她凑上前去,叽叽喳喳说:“宁哥哥,我叫沈如意,你可以叫我团团,以后不许叫我煎饼团子。”

    赵允宁点头,他冲沈如意伸出手,一本正经道:“团团你好,有幸相识,颇为欢喜。”

    沈如意啪嗒把手搭在他手上,拉着他往前走。

    “宁哥哥,你为什么会来阿叔家?”她问。

    赵允宁动了动手指,还是把她柔软的小胖手攥在手心里,缩小步伐缓缓跟着她往前走。

    他家里只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父王母妃同其他的皇室宗亲又不多来往,因此他其实也没什么玩伴。

    除了书院的同窗,大抵也不认识什么同龄人。

    这个小囡囡倒是他认识的小姑娘里最自来熟也最不怕生的。

    让人……让人不自觉就要跟着她走。

    “你说的阿叔是裴叔吗?”赵允宁好奇地问。

    见沈如意点头,他才继续道:“我父亲过来寻裴叔有事,说裴叔家里有小妹妹,让我过来陪你玩。”

    赵允宁别看只有十岁,但他比沈如意已经高出一个头去。

    他身量修长,腰背挺直,整个人如同新生的白杨,挺拔而蓬勃。

    他平日里总是板着脸,跟个小大人一般,即便现在同沈如意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不熟悉他的人,定会觉得他是个过分乖巧的孩子。

    但若是去看他那双灿若星河的眼眸,若是多同他相处,才会知道他其实颇有些内秀。

    换言之,就是表里不一。

    就比如这会儿。

    他慢悠悠陪着小姑娘往前走,耳边听她叽叽喳喳,偶尔回答她的话,目光却在她头上毛茸茸的兔子耳朵上徘徊。

    很想捏一下。

    “团团,”赵允宁轻轻出声,“你今年六岁了吧,感觉比同龄的小姑娘高好多哦。”

    沈如意脚步一顿,她倏地回过头,憋着嘴瞪赵允宁。

    她居然听出了赵允宁在逗她。

    “宁哥哥,”沈如意憋着嘴说,“你这个人,有点坏。”

    赵允宁的笑意几乎要从那双漂亮的眼眸里溢满出来。

    他终于伸手捏了一下沈如意的小兔子耳朵,开心的喟叹出声:“你听出来了?”

    沈如意心里默念自己是大姐姐,不能欺负小弟弟,白了他一眼,默默回头继续往前走。

    倒是没松开手。

    赵允宁跟在她身后,缓缓咧嘴笑了一下,脚步一如既往地坚定。

    “你喜欢虎头帽吗?”赵允宁说,“明日我送你一个顶,算是赔礼道歉。”

    沈如意没吭声。

    “这也不行啊,那还能送什么呢?”赵允宁自顾自念叨。

    其实沈如意没生气,她听出来赵允宁是故意逗她玩,作为一个比他年纪大的大姐姐,她要让着他,不能跟小朋友置气。

    所以这会儿赵允宁说要给赔礼,她也没应。

    不过赵允宁是个一直相当坚定的少年郎,他认定的事,就是亲爹拿鞭子打,那也打不回来。

    赵允宁自顾自琢磨一会儿,心里有了主意,然后话锋一转,问她:“团团,令慈有说今日要吃什么吗?我是特地过来尝令慈手艺的。”

    这一句倒是说对了。

    沈如意很自然地回他:“娘说今日要吃秘制烧鹅,椒麻炒鸡,雪菜青鱼,还会做一整只肘子。”

    “哦对了,娘说还要做烤鸭,不过昨日里做过一回,火候没掌握好,烤成黑鸭子啦,不知道今日能否成功。”

    沈如意对母亲要做的饭食如数家珍,这里面的大多数菜品都是她根据菜谱口述出来,这些时日借着裴府的厨房,沈怜雪痛痛快快炒制一通,把每一样想要做的菜都做了一遍。

    这里面做出来好吃味美的便单独记录下来,哪里需要改进,哪个不适宜烹饪,也都一条条列明。

    这几日沈怜雪要做两个多时辰的饭,却一日比一日干劲儿足,显然是想把所有盘算好的菜谱都做一遍。

    今日这几道菜,就是已经试过并已熟练的拿手菜。

    听到这几个菜名,赵宇宁的眼睛都要闪出光来。

    他很轻地咽了口口水,不让自己在小姑娘面前失态。

    “哦,”他用很淡的嗓音回应,“听起来不错,令慈准能成为汴京名厨。”

    沈如意语气颇为得意:“可不是,我娘就是汴京第一名厨!”

    赵允宁刚被美食勾走的神智,迅速回落到兔子耳朵都要炸起来的小姑娘身上。

    赵允宁趁她不注意,又偷偷捏了一下。

    好软,好暖。

    两个小豆丁说着话,一路就来到了裴明昉的清风苑。

    待到门口,赵允宁脚步微顿,他往后拉了一下沈如意的手,让她也跟着停下来。

    “怎么了?”沈如意疑惑地回头看她。

    赵允宁微微弯下腰,掏出帕子,替沈如意把脸上的薄汗擦干,然后帮她整理好斗篷和袄子。

    待他看到沈如意袄子上的汴绣团花时,赵允宁秀气的长眉微微轻蹙。

    怎么是汴绣呢?她已经有了啊,他还能送什么?

    赵允宁如此想着,给沈如意整理好衣服,然后又利落地给自己收拾完,这才重新牵起她的手:“走吧,去给长辈们见礼。”

    他说得好郑重,沈如意也跟着一本正经起来。

    与此同时,贤王赵祈正在品茶。

    他喝的是自己亲手点的北苑茶,味道浓郁,香味丰富,口感苦后有甜,是极上佳品。

    赵祈领着儿子一到裴府,见了裴明昉第一句便是:“看中了?”

    裴明昉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祈自己笑眯眯坐在边上,一边给两人点了茶,一边安静等。

    待到外面突然一阵寒风起,裴明昉才低低应了一声:“是。”

    赵祈老神在在,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道:“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其实是很奇怪的,我一开始就看出来了,是不是很厉害。”

    裴明昉捧着建盏,安静无言。

    赵祈也不在意,自己一个人在那叨叨:“我当年看中姝儿,也不过是在人群里擦身而过,但擦身之后,我就忍不住回头要去看她。”

    “只不过一眼,我就把她的样貌记在了心里。”

    “年轻的时候,还真不信什么一见钟情,但只见了她,我就信了。”

    “原来真的可以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一往而深。”

    赵祈的身世坎坷,若是一路讲来,怕是一两日都说不清,然他却心志坚定,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就比如他当年看上汴京官吏家中的小姐,不管身份地位,不管什么门当户对,执意求了太后,还是把这位小姐迎娶过门,成了他的王妃。

    成婚之后,十来年恩爱有加,成了汴京人人称颂的佳话。

    而这位贤王殿下也成了怕老婆的典范。

    贤王笑眯眯抬头,看向裴明昉,语重心长道:“启之,这世间能在千万人中遇到自己心仪之人,你以为简单否?”

    “若是预见,无论如何,都要争取一番的。”

    他如此说着,一杯北苑茶饮尽,再去另烧一壶山泉水。

    裴明昉双手交叠在下巴上,难得以一种颓唐的姿态,展露在外人面前。

    “可……”

    可那许多事,那些无足为外人道也的过去,便是横在他心上的刀,只要他那颗心跳动一下,就会被刺伤一次。

    疼得他日夜难安。

    但即便心口流血,即便遍体鳞伤,他也不想让那颗心重新归于死寂。

    心跳嘭嘭的滋味,美好到让人上瘾。

    贤王并不知裴明昉过去那些事,他即便有所猜测,却也没有去调查询问。

    他只是告诉他:“无论如何,话都要说明白,你先把自己的心剖开给对方看,即便对方不接受,你也无愧于心,对不对?”

    裴明昉捧着杯盏,仰头一言而今。

    “对。”他长长叹了口气。

    这边两人刚说完话,就听到外面传来孩童的交谈声。

    贤王立即起身,鬼鬼祟祟在门口往外看去。

    就看到自己那个从小到大都一本正经的儿子正在帮一个小女孩儿整理衣服。

    从赵祈的位置看不到小女孩儿的面容,却能看到赵允宁的。

    这傻小子脸上依旧紧紧绷着,比大人瞧着还严肃,但他微微勾起的嘴唇和带着弯度的眼角,却出卖了他的情绪。

    这臭小子,小小年纪,很厉害啊。

    赵祈啧了一声,他坏心眼地轻轻一咳,把儿子吓了一跳。

    赵祈俊秀的慈父面容出现在两个小豆丁面前:“天冷,赶紧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