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5章 苦差事

        半响之后,李二陛下看着楚泽,指着欧洲地盘,问道:“这些地方地形都是你从祖上传下来的书中看到的?也不知道你们楚家祖上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我大唐对遥远的西方从来都只有只言片语,而且你说的好像都是真的,至少朕是信了,因为至今为止,你从来都没办过什么不靠谱的事。”

    李二陛下的话说的含蓄,但探究的意思十分明显,楚泽知道这也是历代天子的通病————疑心病。冷静之后,对任何事情都会出自本能的进行怀疑。

    楚泽只好继续撒谎:“据我楚家祖上记载,我们楚家祖上曾有一名智者………据传活了至少一百五十年之久,曾经耗费了整整百年时间周游世界,才逐渐摸清楚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大概模样,嗯!虽然不太精确,但是大致范围不会错。”

    事实上,这幅地图有些地方的地貌还和现在不同,比如渭河的出海口,长江的出海口,青藏高原等,楚泽与看过的当世地图,仔细的进行过对比,再添加上世界的大概形状,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接下来,君臣六人围绕着地图咬牙切齿的纠结讨论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再次回归正题,再次开始讨论商议今年治理渭河之事。

    当然,楚泽之前所说修建水库之法,没有人再会怀疑,且就按照楚泽所标示出来修建水库之处所对应的州县中寻常合适之地。如今讨论的只是进一步细化、分工,比如抽调多少劳役,什么时节适合施工,得耗费多少财力,由谁人具体负责,朝廷的通令怎么下,等等。

    上面这些事情敲定之后,岑文本说道:“水库之法要想建功至少也要明年了,但今年渭河的防范,当务之急恐怕还是要征调劳役,加高如今现有的河堤。”

    “可是如今渭河周边修建河堤取土越加困难,长安城附近已经取土多年,遇到大雨时节,长安附近各县因为地势低,形成很多坑洼之地,不能再从长安下辖县镇过多取土石加高河堤。而再往远处取土、取石,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必然会比去年又有所增加。”

    房玄龄知道眼前加高河堤已成必然,他具体负责此事钱财所用,所以先将困难大体摆出。

    “对啊!楚泽心中暗忖,脑海中不由得有一段后世看过的历史记载,有些模糊的想了起来。

    “我记得历史记载中,在唐朝初期,渭河在渭南、临潼关决堤,且规模强度是数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渭河沿岸地域附近二十多个县受灾,长安城城墙都差点被冲毁,只是这到底是哪一年生的事情呢?”

    楚泽皱眉沉思。李二陛下等人商议如何加高河堤之事,他都没有听见。

    “啊……”楚泽突然想起一段历史记载,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三月桃花汛,渭河在长安下辖的渭南县临潼县决口,近百万人受灾,大灾过后饿死百姓无数,且生瘟疫,病死无数。这场洪灾也被认为是数百年以来渭河水灾的最大一次。

    想到这里,楚泽才不由自主的惊叫出声。

    正在商量渭河河堤加高,所出动劳役和钱财之事的李二陛下等人被惊动,向楚泽看来。长孙无忌更是眉头一皱,有些不满的呵斥道:“陛下面前,怎么大呼小叫,这成何体统。”

    包括房玄龄在内,其他三名大臣也是带着责备看着楚泽。反倒是李二陛下本来也准备呵斥,可是紧接着看见楚泽脸上的恐慌之色,心中咯噔一声,突然感到有些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