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章 牧童遥指杏花村

    虽口说不在意,心中却难免好奇的李天下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

    女扮男装的黄裳儿费了好些力气依着百兵鉴顺序搜寻而无果,最后灵光一现,由后往前倒数着找去。

    “下阙六十四,烟雨剑。”

    苏寒山与顾长亭在笑。

    黄裳儿也在笑:“原来是倒数前三。”

    李天下面色铁青,有种提着剑将那百晓生修理一顿的冲动。

    不过碍于身份的他,确实忍住了这种冲动,却再也忍不住在此散花楼多待一刻:“走了走了,尽是些无从考究的一家之言!”

    苏寒山几人走后,各路江湖客也陆续离开散花楼。

    今日百晓生公诸初届百兵鉴,想来不出五日,这份代表着江湖甲子年兵器谱位次排名的榜单便会传的天下皆知。

    而百晓生也料到日后江湖少不了对百兵鉴权威抱有否定态度之人,为此在散客之际,他不退反进,宣称愿接受任何质疑,并鼓励百兵鉴中入榜兵器向天下证名。

    渐渐空荡的散花楼里,那间由始至终都紧闭房门的雅间走出一人。

    那人凭栏眺望,看着楼下似在等待着自己的百晓生说道:“你可知你的这种行为会带来怎样后果?”

    轻咳几声,百晓生抱拳为礼:“楚兄说的哪里话,莫非还会动乱江湖?”

    一部百兵鉴问世,将江湖甲子年里名噪一时的兵器罗列入榜排列虚名,势必会让平静已久的江湖引发一场血雨腥风。

    他不信以百晓生智慧会看不破这一点,所以蹙眉:“你觉得不会?”

    百晓生笑道:“春秋以来,这座江湖死气沉沉太久,能以一笔之力惊起怒涛波澜平添些许江湖趣,小生引以为豪。”

    那人沉默不言,而后下了楼。

    他与百晓生擦肩,稍作驻足:“你应该庆幸自己是一介书生,否则在十八里杏坛论辩开始前,这柄照晴就已送你去见孔圣人了。”

    ……

    夕阳正当红。

    残红如血的天边飞过一阵结人字的秋雁,远远看去,仿佛一朵奇状的乌云向扬州城漂浮而来。

    鸿雁秋鸣,划过苍穹。

    当它们掠过扬州城头顶的天空时,忽被一声嘹亮牧笛惊得四散逃飞。

    吹奏牧笛的是位小牧童。

    黄昏里,小牧童坐在城头上,闲适地荡着双腿。在小牧童正下方城门处,那骑牛的少爷半昏半醒醉意醺醺。

    他提着剑,剑上挂着酒壶。

    他挡在扬州城门处,说要做一笔买卖。

    那笔买卖是一颗人头。

    他说要割一颗头颅换银子,然后买酒喝。

    扬州城里有许多外地人,外地人也是江湖人。百晓生首届百兵鉴问世后,这些人并没有着急离去,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得紧,一部兵器谱排名若惹得江湖山雨欲来,那么阴风起处必在此城。

    都说阴风多作怪,他们不知城头下骑牛提剑的公子是否是作怪的阴风,他们也不在意,聚众于此,至少能在雨夜入眠前看一场非凡的热闹不是?更何况,能亲眼见证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杀人本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江湖奇遇。

    ……

    “那人还在跟着?”

    计划天黑入夜前离开扬州借住城外十里罗浮山的车队向城门驶去。

    苏寒山与黄裳儿坐在马车里。

    想起那位自出现时便如鬼影般跟随牵马挂剑的奇怪年轻人,苏寒山忍不住掀起车帘,向悠哉游哉的太子爷问道。

    乘马看残阳的李天下回首,目光跃过拥挤的人群,寻到了那位紧跟在车队后方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怪人:“你说呢?”

    马车旁随行的顾长亭说道:“等出了城,无论是敌是友,属下定让他摊牌。”

    李天下摆了摆手:“无须等到出城,想知道还不简单?”

    苏寒山问道:“你有办法?”

    李天下故作高深笑道:“你说呢?”

    “什么办法?”

    “问啊……”

    “就,这样?”

    “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