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 图穷匕现

    “第二件事,我出银子将村里连接青河镇主干道这一条路修一修。”

    修路?!这也是造福百姓造福村民的大好事啊。这样一来,他们村到镇上的路就好走了,村中交通便利后,不仅他们村有面子,后辈的嫁娶也能往上挑一挑。

    说完第二件事,葛如玺没有停顿,接着说,“第三件事,给村里建一所族学,并延请身有举人功名的名师一位在此执教六年。六年后能不能留住人就看各位叔伯的本事了。”

    上藜村很大,葛是其中一大姓,还有另外一个大姓是陈姓,除两大姓之外,还有一些别姓加起来约占上藜村三分之一的人口。

    他们这么大的村子也没有族学。可以说除了镇上方圆百里之内村子不少,设有族学私塾的却只有一两个村子。最出名的便是二十里外的海棠村,村里硕果仅有的几位人其中有两位就是去的海棠私塾。

    海棠村近十几年来出过一位两榜进士,两位举子,五位秀才,海棠私塾在清河镇很有名气,在汝阴都小有名气。

    海棠村一直是周围村子羡慕的存在,海棠村的未婚少年很抢手,闺女也不愁嫁。

    若是他们村真的建了族学,请来了名师,再带出一些秀才举人,未尝不能成为第二个海棠村。

    族学不好建,关键就在于有功名的先生不好请。需要的屋子倒是容易,全村上下紧一紧肚皮,顶多一两年,屋子就能建起来。可最后请不来先生也没辙。

    可以说,族学基本上就成了族里大佬们的心病了。

    所以,当葛如玺话音一落,就有族老霍地站了起来,“你说的可是真的!”

    前面两条,一是顾及祖先,二是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都是大好事,但都比不上第三件事!办族学,请名师,这是关系着能否改换门庭的大事,特别是家中有适龄男童的,眼睛迸发出两道热切的光芒,眼不得族学在他们眼前拔地就起,儿孙端坐在书桌前摇头晃脑地。若干年后,或成了秀才公或成了举人老爷的儿孙们挤在跟前孝敬已成了老太爷的他们。

    要是真能有那么一天,他们这些老家伙就算是死也能含笑九泉去见列祖列宗了。

    虽然葛如玺答应请举人老爷在此教书的时间只有六年,但也足够了,毕竟葛如玺也不可能管他们一辈子。若儿孙们争气,六年两届科举,或能出来一两位举人老爷,再不济,也能出来几位秀才公。届时族学得以维继,族人也有了晋身的途径,这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啊。

    好事,大好事,这三件事无论哪件对族人来说都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这不,葛如玺声音不小,院子外的人或许听不到,但院子里和墙头上的人肯定能听到。这不,她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振动了,外面的人忍不住问到底说了什么,里面的人将葛如玺的原话给传了出去。

    没一会,大家喜笑颜开,忍不住畅想起这三件事都落成后,族中该有多大的变化。

    葛祥荣这会也不得不承认,葛如玺考虑得很周全,这三件事先人、现人、后人都考虑到了。

    “如玺真是个好的,不枉费咱们葛家养了她一场。”

    “是啊是啊,临走前还惦记着族里,比葛小五强多了,赚了那么多银子,也不愿意帮衬一下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