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不看好

    所以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留存是极少的,谢家的藏已经算是典藏丰富的了,但当她说起这一段时,谢羌恒都有些恍惚,谢家的藏有关于督脉的记载吗?他已经不太记得了。

    恍惚过后,他回过神,认真细听她对王聿的病病机病因的分析以及治则与步骤,脑中却在思索他所融汇的医学知识里有没有支持对应她这一方案的理论......

    祖孙二人浑然忘我的交流着,如果有学医的学生或大夫在一旁的话,一定会觉得听这二人讨论是一种享受。这是一场大型的高端的医术研讨会,如剑道高手过招,又如佛法高僧说禅。旁人即使有些地方不懂,但并不妨碍他们受到熏陶,那是一种狂风暴雨后境界的提升,可谓可遇而不可求。

    角落里,有个仆人默默地奋笔疾书,他在做一件事,类似记录皇帝起居注一般的事。

    历代谢家家主的生活记录对谢家后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财富。谢家在这一点上,领先了很多人。

    比如白若仙,也是年纪渐大之后,才想着整理自己平生以来的行医笔记,总感觉到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但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很多事情即使当初经历的时候惊心动魄,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蒙上一层朦胧的细纱似的。当时一些细微的感悟,若不记录下来,也就埋葬在时间的洪流中不知所踪了。

    谢老爷子身为一个医者,并且是身处大周医学顶端的大国手,他的脉案,他的生活录对后人而,都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在后世,谢家的子孙,其实也是葛如沫的后人,不知是第几代孙,曾公开过谢家前几任家主的生活笔记,当时真的是非同凡响轰动一时,引得杏林医者尽折腰。特别是关于谢家第八代女家主谢蕴椿也是谢家历代家主中在医学上成就最高的一位的生活记录最为引人注目,也一致被认为是最有研究价值的。甚至她的生平被后人整理出了独立的传记,被人所津津乐道。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谢理看了看时间,默默退下,去吩咐厨房炖一些补品,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本来就虚,还用脑那么多,不补一补怎么行?

    一个时辰后,葛如沫最后看一眼修改过的治疗方案,满意地合上资料。今天和她祖父的交流,让她受益匪浅。

    其实谢羌恒受到的激荡不比她少,和她讨论脉案,其实也是想探探她的底,却没想到她给了自已一个大大的惊喜。没想到啊,谢家又出了一匹千里马,葛如沫这个没有养在他跟前的孙女,比起之前谢蕴昭这颗杏林明珠丝毫不逊色,甚至有些地方还要更出众一些。

    想到这么一个出色的孙女差点被人换走甚至害死,他就气得不行,

    他就说啊,他谢家的子孙在医学上怎么可能如此平庸!原来傅梓琳和葛如玺压根就不是谢家的血脉!

    不行,他得交待谢理,让他再叫人好好关照那对夫妇!倾家荡产太便宜他们了,本来这些钱财就不属于他们的,他只是让他们从哪来打哪去而已,已经够便宜他们了。

    方案定下后,谢老爷子的心病去了一大块,他有预感,如沫能藉由这次考核一飞冲天。

    “方案就大致这么定下,现在最重要的是不是它,而是另一件事。”说着话,谢老爷子都眉眼带笑,显然那事令他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