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来道歉

    谢家义诊,谢大国手就坐在里屋,并没有出面。

    屋内,谢羌恒拿着谢如沫开的方子看了,注意到她经常用的两个方子,药物和药量随着病症有所增减,但万变不离其宗,他还是抓住了主方固定配伍的几味药。

    谢如沫进来喝水,顺便歇一歇。这义诊是真的累,因为不收钱看病后还免费赠药,消息一传开,排队的人不减反增。

    他们都忙和了小半个早上了,排队的人就没减少过。无法,他们几个大夫只好轮流歇一歇,喝口水吃点东西。

    谢老爷子抬眼一看,是她进来了,正好,他也有些想法想和她探讨一下,“你这两药方用得不错。”他拍了拍手上的一叠纸。

    谢如沫喝完水一看,正是她这一早上开得最多的两个方子。

    “我看你用这两方颇多,说明这两方适应的人群很广,而且用后的效果也很好,就在想有没有可能将它们制成丸剂。”

    谢如沫一愣,心中不由得感叹大佬就是大佬,对药方的组成就是敏锐。

    他先说第一个方子,“第一个方子针对的是风寒初起之症,不说适不适合做成丸剂,但做成丸剂意义不大。”因为风寒初起时,这个很多大夫都会治,只要稍微发一下汗,再慢慢养回来就行了。甚至有些稍微懂的人,在刚受风寒时,弄点姜汤再配点热粥,微微发汗,都能驱除风寒。

    “你第二个方子我看你用药,应该是风寒缠绵加深后用的。风寒久病的演变及转归,历来是检验一个人医术的分水岭,很多大夫把握不准病情涉及到了哪个经脉以及如何用药,而你这个药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谢如沫对这两个药方知之甚深,更知道它们的利弊。

    第一个方子是桂枝汤,俗话说风寒症桂枝证。桂枝汤是治伤寒表症之要药,但因其用法稍显复杂,并不适合制成丸剂。

    而九味羌活汤,是一则很经典的方剂,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对后世颇有启迪,至今还有相关的中成药在药店出售。

    此方九味中药,其中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皆辛物,此六味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经,治以羌活,散表寒祛风湿止痹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即风寒后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疼痛,邪在阳明经,治以白芷。细辛善止少阴头痛,即两侧偏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少阳头痛时头两侧连耳根、发际作痛,或偏头痛。防风乃以上诸药之徒也。生地黄芩清血水之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甘草调和诸药,除气中之热。此九味药配伍得恰到好处,多一味则余,少一味则缺。

    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她祖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有那么一个提议,然后在第一时间和她商量起可行性来。

    盖因伤寒论之用药,多从六经出发,九味羌活丸包含了治六经之要药,治时视季节与病情偏向而对其中之药用量有所增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