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章 深情

    《孤城》这小说题目有意思,芥舟兄,你这是想学钱钟书的《围城》吧?

    不不不,没有这意思。只不过,写着写着就发现,好像是这么回事。就这样为我们的教育世界设定一个隐喻。

    其实,前人的存在,都是我们的障碍。他已经把你想去的地方堵死了。你得从他们的身上爬过去才成。你的野心还蛮大。我以为这是喻人,你却用来喻教育了。

    其实,也可以用来喻人的。这是书中主人公陶白的感觉,陶白在一个学校里教语文,你知道的,这人,是以我为原型的,一个文学青年出身的人,一个中文系出来的人。六八式的。他总有个感觉,似乎不管到哪里,都觉得自己是一座孤城,一座封闭的孤城。他走进不了别人,别人也无法走进他。在小说里,就是陶白的夫人丁亚琼也似乎无法走进他的内心深处。你说说,这还像是大学期间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人吗?

    嗯,这有点意思了。我发现,你现在写小说有点长进了。六八式,六零后的,1980年代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这个时代背景的设定和这种人物类型的设置有点意思了。

    唉,偏偏这与恋爱倒也扯不上。陶白不是小资,也不是白领,更不是风月场中人。如果说陶白或者丁亚琼有个什么婚外情,两人因此闹得很僵,那倒反而有个说法。可是不,他们由爱情走向了婚姻,可是,却突然之间觉得没有走向也无法走向对方的心灵。

    荒芜啊,那个心灵,荒芜得长草了。与丁亚琼有着这样的分歧,倒宁可认为是世界观上有了偏差。无法共振吧!

    是的。所有人都认为陶白有才华,但是,所有人似乎都不能接受他似的。陶白后来感觉出来了,于是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城。

    呵,这样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对,对对,是这样的。有范仲淹的意象在里面,有一种封闭与无家可归的感觉。虽然,这个陶白经常自诩自己有精神家园,其实他无家可归。

    形而下的呢?形而下的,是不是这陶白也是你方芥舟,是一个异乡人,是从苏北的乡下来到一个江南小城。

    是这样的。和我一样,从白莲中学出来,然后,一路行来,最终在一个叫沙洲的东南小城落脚了。

    那就是说,沙洲也是一座孤城。

    可以这样讲吧。都可以的。

    那还是这个陶白不够强大。如果强大,自身便自足为一个家园,一个世界。

    可你这样要求一个中学教师,这就是毁了他啊!

    那你怎么写的?

    他又逃遁了。他自我放逐了。最后,他从校园里消失了。你想想看,一个学校,哪里容得下这样有个性的人。再说了,他那么孤傲,那么卓尔不群,又哪里能在那个叫白莲中学的乡村学校生活下去呢?

    那这样的话,孤城是消逝了。那么,如果我来写,我肯定就不能用“孤城”来做题目了。

    那你会用什么题目呢?

    现成的啊!《在路上》。

    天啊,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我实在也想在我的书里把那种当代读书上已经无可如何地自我放逐在路上的情形写出来了。陶白就这样的。他从沙洲出发,又开始漂泊了。

    嗯。这样。不过,你写得是非常到位的。现在,这个文化生态,是有了很多人在路上了。对了,芥舟兄,你明白吗?其实,“孤城”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象。卡夫卡有《城堡》,你有《孤城》。

    可是,卡夫卡那个城堡,是K永远无法抵达的所在。在我这里,孤城只是一座封闭的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