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章 执教清渊

    轻松惬意的日子总是短暂而美好,但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们不能沉迷于往日的成就而不可自拔,努力进取才是正道。

    大明万历十年的冬天,张籍带着杜十娘和两个小跟班——老张头家的小女儿阿香,儿子张成,告别父母后,返回临清城狮子坊的住处。

    来到临清城后,张籍先是托张百万的关系去牙行找人介绍了个老实可靠的仆妇。有张百万的这层关系和张籍举人老爷的身份,牙行的办事效率极快,这才一天之后张籍就见到了真人。

    这妇女唤作刘妈,大约四十岁许,一身青衣粗布装扮,蓝布包头,挎着个篮子,看上去颇为利索。听牙人介绍,刘妈原来也是大户人家的仆妇,只因那家人离开临清州去往他处,刘妈不愿离乡故而留了下来。

    听完刘妈的简历,张籍甚为满意,定下书契后,刘妈就算是正式上岗工作了。

    安顿好家中的一切,张籍又来的书院拜见希伊先生,早在张籍离开临清城返乡的那个时候,希伊先生就已经告知张籍回城后去找他了。

    此时正是午后,本应是冬日里最暖和的时候,但是今天天气不好,若是抬头看向天空,便见阴沉沉灰蒙蒙一片。又有凛冽的北风吹拂着光秃秃的树枝,故而今天甚是寒冷。

    张籍今天穿的很是厚实,身上一袭长衫,内里套着薄棉袄,除了头戴一顶帽子外,还在杜十娘的嘱咐下带了个暖耳,这会儿将双手揣在袖子里走在大街上,只有迎面而来的寒风才让他感觉到冬天的来临。

    轻车熟路的来到清渊书院,一路上遇到的学子们大多都认识张籍,无论年龄大小,纷纷向他行礼致意,正所谓科场无老幼,达者为先。

    不多时,张籍到了南山居,院中有清耳悦心的古筝之声,轻叩房门道:“学生张籍拜见先生。”

    “进。”筝声一停,里面传来了希伊先生沉静恬淡的声音。

    张籍推门而入,但见屋内炭火正旺,有香气从案上的古铜香炉中袅袅而升,希伊先生正抚筝坐与案几之后。

    张籍入内拱手作揖行礼,希伊先生指着一旁的蒲团笑道:“你我师徒不须多礼,坐吧。”

    见到张籍寻了蒲团就坐,希伊先生温言出声问道:“今次乡试已过,书院考前的内院班也解散了,明年的春闱是否参加?这一段时间你可曾有什么打算?”

    虽然希伊先生道是不需拘礼,但张籍仍然保持着对老师的尊重,只见他坐在蒲团上,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目不斜视,听到问话,他恭声答道:“回先生,学生想参加明年的春闱,至于这一段时间的打算……”张籍略略迟疑一声又道,“不知书院是否还缺讲郎,我打算在书院执教一段时间。”

    张籍的这个想法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过教师的张籍明白,闷头苦学,闭门造车显然是最笨的一种方法,那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更近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