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八十二章 阅卷进行时

    却说张籍试卷的第一读卷官申时行,再次细读全文后,对其中所给出的问题解决策略有了不同于刚才的看法,认为其答卷有冒进媚上之嫌,一时间踌躇不已。

    “四海之穷民,十室九空,非不颁赈恤也,而颠连无告者,则德意未宣,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隐未达,而渔猎者有以阻之。上费其十,下未得其一,何不重私侵之罚,清出支之籍乎?

    四夷之内讧……

    民氓之积冤……

    天地之生财……”

    申时行着重看的这一部分是策论给出的当今世情分析,从百姓贫苦、边疆不靖、小民蒙冤、国家税收等几个方面,冠以圣人之言,揭露了当今最为严重的一个时弊,那就是吏治。

    官吏或是贪墨腐败、或是怠政懒政、或是晋升有私、或是赏罚不分。

    这个问题,身处大明朝堂的诸公如何不知道,只是积重难返,不得治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越来越慢的负重前行。就如同一位重病的患者,其病痛已入肺腑,若是狠下心里里外外做一次手术,那么有极大的可能就是死亡;而置之不理或者用汤药调理吊着,反而能多活一段时间。

    对于大明这艘航行了二百余年损毁颇多的大船,现在朝中诸公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修修补补,那重要的地方是绝不敢碰,唯恐朝夕之间大船倾覆。

    道理都懂,只是不敢言耳!申时行叹了一声。

    这篇文章自己若划为一等,想来之后其余几名考官的名次也不会打得太差,但是若是皇帝看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申时行想到这里,就要画上一个尖。

    眼看着就要执笔落卷评判,他眼睛余光又见那神兴逸飞的书法,即将落笔的这一刻又犹豫了。

    抛开其他因素不说,这篇文章真的是写得极好!

    初看这笔书法已是有大家之风,尤为难得。

    再看文章内容立论精妙,言之有物,句句鞭辟入里;极为难写的四六骈文在这考生的手中如探囊取物,信手拈来;通篇读来有汉赋之风,唐宋八大家之余韵,这可是科场之上少有的佳作!

    这样的文章若是将之放在二等三等不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自己于心不安啊!

    忽的申时行面露释然的微笑。

    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后生贡士,自己少年时的文章也是这般尖锐犀利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成熟稳重起来的,仿佛是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自己年少时候的影子。

    自张相去世之后,自己太谨小慎微了,改一份殿试卷子竟生了如此多的纷杂念头,何至于此!一份卷子还能影响朝堂局势不成?

    想到此,申时行终于打定了主意,遵从本心之意,手中之笔也顷刻落下,一个圈赫然其上。

    第一等!

    这么评判完毕之后,申时行心下颇为畅快的继续批阅起下面的文章。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殿外旭日高升,渐渐的已至中午,殿中诸公面前的卷子已经是评判的差不多,最多就剩下了两本。

    又过了一盏茶时分,批改的最慢的吏部左侍郎许国也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张四维见此,双手合掌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