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零七章 回信、触动

    工作忙起来,这时间就过得很快,在朱国祚走了之后,张籍和李廷机两人一个指挥,一个对照着原本的书录拾遗补缺,进度还可以,一天的功夫大约整理了一楼三四间屋子大小的,随着熟练程度越来越快,这速度还会提升。

    其中最麻烦当属录入,因为现在没有电脑,可以很方便的增删,只能临时用草稿记下,晚上还得加班誊写修订,当然这些机械性的重复工作,张籍两人就将其交给了手下的书吏去做了。

    坐在编检厅的堂中,张籍看向周边忙碌的同僚们,不禁心生感慨,从穿上这一身青色官袍开始,自己就再也不是那个初临贵地为生计发愁的穷书生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自己已经是一名正式的大明公务员。虽然实习期负责的事情有些微不足道,但也是属于这个帝国运转的一部分。

    常言道儒生当效法先圣,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如今的自己也算是堪堪踏入治国这一步吧。

    之后两日因着藏书库的整理归档正在进行,张籍每天下堂回家有些晚,常常是到了酉时正刻才回到会馆。

    这一日张籍刚从翰林院回到会馆,才踏入大门便听到了伙计的说话声。

    “探花老爷,这有您的信,是从临清州来的。”那会馆的伙计刚刚在柜台后百无聊赖的拄着下巴打着瞌睡,忽的见到张籍回来,小跑到跟前递给张籍两封信。

    临清州的回信,来的出乎意料的快,张籍还以为得再等三天。

    回到楼上房间,拆开一看,看看时间才知道原来第一封信是送信的陈姓商人送货至临清州,当天便配齐了北上的货物返京了。而第二封是礼部派去临清州的报子带回来的,两封信相隔两日,但是一同送达,这让张籍不禁有些惊叹于官船运河北上的速度。

    “夫君亲鉴,妹十娘思之。”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簪花小楷,洁白的细纹纸笺,信上仿佛还带着佳人身上的香气。

    从这两封信中得知,张籍金殿传胪高中探花的喜讯是先由陈姓商人带到的,第二天再由州府衙门报去的。

    第一封信中主要说的是家中诸事。

    杜十娘让张籍毋用担心,关于父母弟妹等亲人身体皆是康健,家中一切安好;三元书坊的生意也很红火,趁着县试的当口,清渊密卷的等书的销量猛增,很是火了一把;信中还特别提了一句那张籍交待所种的番薯已经抽出藤蔓,在张父的照料下长势喜人,想来移植当是无碍。

    第二封信中就主要说的是州府衙门报喜时的情景。

    当日消息传到临清州,毛知州亲率仪仗出行登门道贺,其中又有布政使司的贺喜队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轰动四邻;不久更轰动了整个临清州和东昌府,新上任的东昌府知府赵兴为,山东提学道提学吴养荣,都鸣锣喝道,专程到张籍家道贺。张父张母自道慌了手脚,亏得清渊书院的希伊先生赶来代为主持接待,才不致于失了礼数。

    信的末尾,佳人言道到家中庆贺所来女宾皆向她道喜,初次以探花夫人的身份接待女客,不免有些拘束,好在义父希伊先生的指点才没出丑。往日种种不再提,有义父照拂夫婿关爱,如今深感苦尽甘来,有此一刻只觉诚惶诚恐。

    这里的笔迹轻灵跳动,遣词用句之中恍惚惊喜感慨之情不一而足,间或有小女儿态吐露心迹在其中,浓情蜜意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