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章 青春执念

    回到办公室,思语整理好开会的笔记,又想起了刚刚面试的事,便跟miya打了个内线电话,让她过来跟她商量。

    “领导,你开完会了?我给您冲杯咖啡吧。”miya看她有点疲惫的样子,关切地说到。

    “不用,下午刚办公那会接的冷饮还没喝完,咖啡我一会自己冲就行。”

    “对了,您觉得那个来面试的女生怎样?”miya问到。

    “说实话,我不是特别满意。她对工作流程倒是比较熟悉,看上去也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但正如你所说,她的履历的确没什么亮点,面试中也没具体地提到她是怎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什么事都只说个大概。说是有五六年工作经验,但我感觉就是那种一个经验用了5,6年的人。”

    miya笑着说到:“是的,我面试她的时候也有同感。感觉她的每段工作都只是完成好了,事后却没有做任何复盘以及做事逻辑的梳理。不过,星晨各种七七八八的新闻她倒是都知道一点,感觉这人适合去做个娱乐记者。”

    “照你这么说,她的确不适合咱们部门这个岗位。但是我下午急着开会,没有跟她深聊具体的工作。这样吧,等策划部的林经理休假回来,你把这个人的简历给他,让他落实一下她具体的业务水平。林经理从事策划工作多年,这种基础岗位应该具备的业务能力他应该比我更懂。何况,我已经不在一线很多年了。”都说术业有专攻,她也担心自己有把关不准的时候。

    miya开玩笑地说到:“行,等林经理回来,我再转告他这事。如果还是不合适的话,就只能说明她命不好了。”

    “嗯,争取这周内落实这个事,省得夜长梦多。你先忙去吧,一会也早点下班。”

    “好的,那我出去了。”

    企业招人就是这样的,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都不一样,基层的工作虽然比较基础,但都是直接对接具体的业务,处理的工作也都比较微观,这类岗位对业务能力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就像“高手”曾说过,如果是招基础岗位的员工,哪个老板都想招一个永远20多岁,但又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人。

    所以,招人也是看性价比的。而像苏玲、思语这样的中层管理人员,经过多年的历练和打拼,走到部门总监的位置,自然不需要负责具体的某个业务模块,之前积累的专业能力也会有所生疏。毕竟,管理层考虑的问题一般都更为宏观。

    但中层的任务也同样艰巨,对上要应付高层的考核压力,又要把握好各项业务的大方向,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达成最后目标。一旦既定的任务指标完不成,普通员工最多扣点绩效工资,而中层的领导就会因此被上一级的vp直接问责。她也是一次听苏玲无意中说过,影视部那边好几个项目总监经常被他们老板叫去“喝茶”,原因不外乎负责的项目持续亏钱、连续数月通不过既定的kpi考核等各种主客观原因。这也是身为中层的一种无奈——随时做好准备,充当高管们的“出气筒”。

    不过她们事业部还算幸运,极少“挨训”。一来是因为她们部门的中层员工女性居多,除了商务总监林一枫和市场总监刘硕两位男同胞,其余的几乎都是女性,做事都比较沉稳,工作中很少出现太大的纰漏;二来是黄文杰作为星晨为数不多的女性高管,性格比较平和,极少无缘无故对下属“发难”,也很少给她们太大的工作压力,比如为了自己的脸面,给她们定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而且,作为文娱事业部的vp,黄文杰的处事一般都是公平公正的,也会让每个中层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问责也是对事不对人。

    在职场上如果有幸跟对一个老板,无论是对个人成长还是业务能力的提升,都是极有帮助的。除了对徐晨的爱慕,思语这么多年愿意一直留在星晨,和黄文杰对她的赏识和提携也是分不开的。当然,这种事也看缘分,有意识地让自己去成长也是很重要的。一直以来,思语也都是一个很积极上进的人,就像她自己所言,很享受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很享受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这种状态。

    miya出去后,她又想起了刚刚会议上黄总提到的筹建海外事业部的事。因为是全新的部门,又是集团首次走出国门,拓展业务版图。她也能够想到,如果自己真的能够申请到去海外工作,待遇自然会好一些,但前期一定会很辛苦,长期在国内国外穿梭,回c市的时间可能就更少了,因为读研时有过海外交换生的经历,她觉得自己也不是特别习惯在国外生活。虽然这也是个不错的工作机遇,也很能锻炼人,但她却感到了一些纠结。

    这些年一个人在北京,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去一次,爸妈年纪也大了,如果知道她这么奔波辛苦,估计也会劝她放弃;其实她心里也都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她在北京这么多年,有时候也真的很想念c市,想回家多陪陪他们,只是因为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实在分歧太大,才让她总是对“回家”这个话题下意识地抵触。

    如果是早几年前,碰上这样好的机会,她估计想都不要想就会一门心思去争取。她向来就是一个喜欢挑战“高配”人生,竭尽全力也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断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一个好的工作机会。但现在她一想到爸妈可能反对、想到自己也可能过不惯国外的生活、甚至想到徐晨,她又还是更想留在北京。

    纵然,她一门心思的要留在北京,要留在星晨,绝大部分是因为她对徐晨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深爱。她也曾多次跟“高手”说起过这方面的原因,不是因为跟家里赌气,也不是因为偏要跟家里对着干,而是感情本来就是随心的,更因为徐晨,是她的人生挚爱。

    “高手”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概括她对徐晨的这种执着。说她是宁愿青春无悔,哪怕动荡也要做自己的人。其实也可以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为爱一个人,选择和他相关的职业,甚至选择一个跟他一样的行业,这事说给任何人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这些在她看来,不过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做了一件她应该去做的事而已。

    工作上拿不定主意的事,她一般都会告诉“高手”,让他帮忙出出主意。这回也是一样,翻开手机,编辑了一条留言:星晨今年底最迟明年筹建海外事业部,去还是不去,很纠结。求高手给个建议。看了遍没什么问题,就发过去了。

    估计他也忙,一时半会也不会回信息给她,她索性就继续忙工作了。环球影城、星晨文娱五周年、徐晨出道22周年……每件事似乎都很重要。弹指一挥间,徐晨竟然出道22年了,徐晨的22年,也是她的22年,出道那年,徐晨好像还不到20岁,因为一档很偶然的选秀节目,他几乎是一夜之间年少成名,再加上他真的非常热爱音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职业歌手,而后在娱乐圈打拼。

    青春年少的时候,她就陪伴着徐晨一路走来。看着他出道,入行,来到北京,做专辑,做工作室,成立星晨集团,最后在香港上市。她也不曾想到,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她印象里的徐晨,也早已从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到如今英气逼人,成熟自信。而她也从一个单纯幼稚的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来到首都北京,成长为能够在偶像身边独当一面的职业女性。

    “22年,一路同行”、“22年,感恩相遇”、“22年,青春有你”……不知怎么,思语竟然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几行字。她忽然想到,如果真的要筹备“徐晨出道22周年”这样一个大事记,可以挑选其中一两个文案作为主题,做一场“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国庆假期回来后再细分时间段,在不同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创意的形式也可以再多想一些,尤其是对那些忠诚度极高的“粉丝”来说,这种“走心”的创意一定能给徐晨的“铁杆粉丝”们的内心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

    也只有她这样的“铁粉”才会对这样的大事记颇有感触。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青春里最好的时光用来陪伴一个人成长,是一段多么让人难忘的记忆。不记得是哪位名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无怨无悔,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快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她最好的青春在远离故土1000多公里的首都北京度过,从求学到工作,她一直都从未离开过北京,这座城市带给她的影响,也远比故乡c市更深刻。她不敢说自己多么的功成名就,也不敢说自己对得起爸妈的所谓“期望”,但这一生,她对得起徐晨,也对得起自己无怨无悔的青春。

    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爱的人度过一生。完美的人生,不是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而是不负此生。这两句话也从来都是思语所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高手”跟她说过的——勇敢地做自己。

    但“高手”到底和她不一样,在感情上,“高手”是阅尽千帆,不对,是“睡遍”千帆后的返璞归真;而她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初心坚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彼此的知己。用“高手”的话说,谈恋爱是一个“从别人的眼里发现自己的优点”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虽然不完全认同“高手”的这个观点,但她确实很佩服他这种“在俗世中保持自我”的一丝随性。在思语看来,“高手”是那种人格魅力达到一个境界的人,不然不可能只用一句“我想睡你”追到他现在的老婆,也就是和她口中经常说的“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女人”。她其实并不反感“结婚”这个话题,但她认为,就算是结婚生子,也要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哪怕她爱的人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是“天之骄子”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