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夜话与早茶

    凤芙珍忙给老父请安,把话题岔了过去。老太傅就摸了摸孙子的头,“宣儿,你姑姑和姐姐以为祖父又迷糊了,其实我都听着呢,你知道“集香亭”不?”

    凤宣嘻嘻一笑,把头靠在祖父肩膀上,“孙儿还真不知道,祖父,您给我说说。”

    这个话题可不妙,凤宛干笑着打断他们,“祖父,太阳晒得差不多了,我扶您回去睡回笼觉吧。”

    老太傅笑呵呵对孙子道:“祖父先回去歇会,下回再告诉你。”

    送了老太傅回房,三人出来,凤宣犹不放弃。“真的打架了?阿姐,你可打赢了?”

    凤宛揉了揉手腕,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自然是赢了,姐姐我得二叔真传,一出手,他们只有满地找牙的份。”

    凤宣拍起了巴掌,仿佛是自己打架赢了,“好厉害,等二叔回来再教你几招,那就谁都不怕。”

    听得凤芙珍直皱眉,听得凤宛一滞。她默念老天保佑,但愿二叔和北境安然无恙。这些话不好说给弟弟,她转身抱住姑姑的胳膊。

    “龟兹乐舞名不虚传,那舞姬身怀绝技,姑姑,你也很该去看看,柳二郎不曾邀你同去?”

    凤宛姐弟自幼丧母,由姑姑照看着长大。二人情分又如母女亦或姐妹。

    凤芙珍可不是个古板之人,洒脱得很。二十岁力排众议,嫁给自己师兄宋妙春。那宋妙春虽是太医,可出身贫家子,自幼父母双亡。

    众人都说贫家小子走了狗屎运,居然一步登天,娶了当朝太傅之女。

    婚后,夫妻两个琴瑟和鸣,精研医术药理,成了京城里有名的神仙眷侣。不料一年多后,宋妙春去西南为朝廷采买药材,染了瘴气,还未踏上归途,就一命呜呼。

    众人又说果然凡事都有命数,宋妙春娶了高门之女,把一生福气都在这两年里用完了。

    凤芙珍不理众说纷纭,千里奔赴西南,扶夫君棺木和灵位回到京城,此后就生活在娘家。

    她医术高超,又加之是女医,深受宫中皇后、淑妃、娴妃等命妇的信赖,终于在三十岁这年,由陛下特旨,成为大梁医女中职位最高的五品院判,可谓是个奇女子。

    凤芙珍听了凤宛的话,白了她一眼。“你去之前怎么不想着邀我。偏偏是柳二郎作邀,我便不想去了。你又闹了这一场,尽人皆知,我便是想悄悄去,都不能了。”

    凤宛讪笑,“那,柳先生岂非很失望?”

    柳二郎钟情凤芙珍,是书院尽人皆知的事,奈何佳人对亡夫情意深重,又只想做个女华佗,对柳二郎素来不假辞色。

    闲谈几句,走到院门,凤芙珍要赶去太药署,凤宣要去上早课。他临行前殷殷叮嘱,“阿姐,你虽然打赢了,还是去找父亲认个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凤宛顽皮地对弟弟眨眼。“小宣读书越发精进了。不过姐姐逗你的,我可真的没打架,柳先生回来添油加醋了一番,我需去见爹爹分辨几句才行。”

    ~~

    大家各行其事,凤宛直奔父亲的“如如不动斋”。走到精舍之外的廊下,透过窗口往里看,几个人正在里面喝茶。

    凤成周面对门口,低头摆弄着他的茶壶茶碗。

    居右那位不到三十岁的样子,长着一张孩子气的圆脸,目光明亮锐利,满脸精气神,是书院教乐律的柳二郎。居左那位满头银发,飘飘如仙,是教书画的翁白首。背对大门那位又瘦又小,却身板溜直,一望便知是教骑射功夫的沈六合。

    说来书院里先生不少,最与众不同的便是这四人。凤宛站在廊下,听他们在屋里嬉笑怒骂,指点江山。

    “太子乃大道正统,纵有错,做臣子的应好生劝谏,岂能就生了二心,当真狗屁不通、大逆不道。”翁白首外表像个德高望重的老神仙,说起话来却很泼辣。

    “能者居之,我看晋王不错,早年沙场征战,军功赫赫,为人也算耿直。比起太子那一肚子弯弯绕,倒是晋王更有天子气度。”柳二郎一贯跟翁白首不对付,更何况他昨日在“集香亭”亲自见过北境信使的痛诉,当真对太子极为不满。

    说来柳二郎也是个奇葩。此人尊姓柳,名不详,是司音高手。这位音律大家偏又是个听障之人。日常与人相谈全靠唇读,只要面对面,便交流的毫无障碍,便是教学,也只看学子们的指法,据说他能观微知著,看琴弦共鸣的些许差异就可辨别音准。

    他虽身残,心态却好,给自己起了个别号柳残,旁人不好用个“残”字来称呼他。因书院有位凤大先生,于是柳先生排序为二郎。

    凤成周分别给他们斟了杯茶,问对面坐着的沈六合,“你怎么看?”

    沈六合一张焦黄的脸,眼角有条浅浅的疤,平日总是沉默寡言。

    书院传闻,沈先生曾是武状元出身,是就是因为面上这条疤痕才无法入仕途。又有人说沈六合是金盆洗手的江湖豪客,就是凤二先生,昔年也曾求教于他。

    此时,沈先生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慢腾腾道:“管谁惦记那个位置,只要事成了,北境自然也就有救了。我只盼着事情快点成。”

    凤宛咂舌。沈先生平日不言不语,一说话锐气十足。的确如此。

    不论太子登基还是晋王上位,大局一定,皇位到手,也就再没有瞻前顾后之虑。下一步定是发兵。

    何为事成?总不会弄出个太上皇,不过是让老皇帝快点登天罢了。

    白山书院最著名、最特立独行的四位先生,齐聚一堂,语气轻飘飘,喝着茶,谈着杀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