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二节 绝色双姝

    少年钟甲做梦也没想到,他报案后引发的轩然大波,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

    建业皇宫武英殿,两宫皇后玉驾齐至,两边大员们排开,大员们或气愤、或沉静、还有的则无耻地在兴奋中。令人称奇的是有一批没有官阶的各大报系的“记者”也被请到了大殿上。

    诸人给皇后娘娘请安毕,蔡琰向旁边宫女示意,宫女朗声道:“宣钓鱼岛百姓钟甲进殿!”

    钟甲上到金碧辉煌的殿中,按礼部官员所教,一丝不苟地向着帝国的女主人行礼。看到少年身上带孝,眼含悲愤,却一身坚毅,大家都微微点头。

    蔡琰着他平身,鲁肃出列,向着钟甲道:“钟小哥,你有什么委屈,决来吧,至尊的皇后娘娘能够为你作主的!”

    钟甲应了声是,抬起头来,稍稍看了二位仙妃般的皇后一眼,一个凤目含煞,另一位和蔼可亲,两人眼中尽是鼓励之色。钟甲收起目光,把事情说了开来。

    他咬牙切齿,说到痛处,几欲放声悲哭,殿内诸人都不作声地细听,一片惨然,就连两宫皇后也为他掬下一把同情泪!

    说完了,他退向一边,鲁肃接着道:“好教大家知道,昨天接获报告,我们有三条商船在台南遇袭,两条被洗劫一空,死了三十几人,第三条船打跑了海盗船。另外,在钟小哥没有到来之前,也有二条船遭遇海盗,不过他们逃脱了。”

    他沉默一下道:“按报告上来,就是倭国人,与袭击钓鱼岛是同一批人!”

    被人欺负到头上,而且是那些三寸丁,大家十分愤怒,气得头顶出烟,两眼显火,恶狠狠地捏紧拳头。

    蔡琰抹去眼泪,吩咐一声道:“请陛下圣旨!”

    宫女请出一道圣旨,交给华歆,由他代念。此为皇帝圣旨,就连两宫皇后也得跪下聆听。

    华歆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勿勿一瞥,心中一震!

    圣旨上的墨迹显示这道圣旨已经久有年月,上面笔迹为皇帝亲笔,龙飞凤舞,杀气极重!这不多见,因为皇帝是个懒人,写旨都是后妃和大臣来写,难得有一回是亲自动手。

    华歆勿勿宣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倭国心怀叵测、欲行不轨,此等为天性狠毒之辈,将有大害于我国,如虎狼之属也,不可教化,我国可使‘先发制人’之策,将其灭国可也!钦此!”

    皇帝一道圣旨顶万言,谁都知道,倭国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所有人都喜形于色,山呼万岁。他们为国耻得雪而高兴,黑心的家伙们如兵部和户部、商务部这些利益部门,则为自己方面的人将大有好处而弹冠相庆。

    蔡琰坐回宝座道:“卿等可知这道圣旨的来历?”

    大家道:“愿闻其详!”

    琰皇后娓娓道来:“这道圣旨写于青武一年一月一日,由陛下亲笔写下!”她柔声道:“陛下高瞻远瞩,早就看出倭国狼子野心,他说了此国若不剪除,必有大害于我国,他也说不必急于动手,倭国必然自取灭亡之道也!”

    群臣高呼陛下明见万里,臣等佩服万分!华歆更是兴奋地道:“陛下恩虑何其远也!大家知道,军鼓一响,黄金万两!想陛下用内库银子二亿两充央行,那是早就预见到今日之事!世事如棋,尽在陛下算中,有这样的皇帝,我们何愁帝国的明天?!”

    当先下拜,对着宝座后墙壁上巨大的龙像叩头,群臣一起奉和。

    在臣子中,有些人看不起华歆,认为他是个谄媚小人,不过现在华歆大拍马屁,大家竟不觉得他说话刺耳,更觉得他说得甚至不足以对皇帝的歌功颂德。后妃们也是暗暗惭愧,想起皇帝下西洋前,说要拿内库银子给国库,内库为之一空,如此大手笔,一些管家的妃子差点没哭鼻子,可现在看来,陛下算无遗策,人所不及也。

    一说到国库,想到有二亿两银子,大家就气壮如牛!这二年来,造舰、出征打仗,军费如流水般的使出,加上赈灾免除赋税,国库差不多要见底了,如果没有这二亿两银子注入,只怕国家会产生动荡!

    当天的报纸一则猛烈抨击倭寇,二则大吹特吹皇帝的远见,更加增进臣民的忠心。报纸在民间煽动,头版头条,把倭国的海盗行为无限放大,骂得狗血淋头,激起全民血性,小倭子未日到了!

    不愁军费,那就打仗,无相干人等退下后,后妃、内阁和兵部进行商量。兵部尚书鲁肃即刻拿出了方案。这个方案名叫“处决地计划”,这个作战方案早就做好,是在皇帝的关照下做的,一直锁在总参谋部的铁柜里,其作战重点在于:“一、夺取地图上的九州地区作为跳点;二、攻占矮子岛上最大的邪马台王国;三、夺取矮子岛上的白银产地。”

    该方案杀气腾腾,对于倭国的处置就是杀光男的,女人全部为奴!迁中国之民过海定居,实施实际占领。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人口迁移,那么让倭国成为一片荒地也在所不惜。

    由于该国临海且山多,因此骑兵少用,多用步兵和海军,主要是:“出动帝国北洋水师,运送五万人过海作战。”同时,出动台湾和沿海海军,捉拿犯下血案的倭子海盗,以明正典刑。

    鲁肃说道:“倭国最重要的出产就是铜与银,开发也有一定规模,我们最为重视,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完完整整地夺取那些矿藏。”

    倭国在当时存在的价值就是贡献白银,李青龙掌权,忙于国内事务,对于外国,无力去搞。他知道倭国多银,但他不知道方位,就不断地派出商队,与当时倭岛的矮子们接洽,要他们多派人手去找矿,找到了,华族提供技术和资金去开发,矮子们也就有钱去购买华族的商品。

    这项工作很早就开始了,它与李青龙积极发展外贸是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因为中国缺银少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经过二三十年的勘探开发,一些华族的勘探人员甚至足迹遍全矮子岛,帝国也甚为光棍,找到矿山后就说给当地部落听,一起来开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石见银山开采银矿,还发掘了位于岛根县的大森矿山和位于兵库县的生野银山,此外还有佐渡相川、羽后院内等银矿。

    倭岛的银矿投入不断增加,开发资金和人力是源源不断,产量不断提高,近十年间每年差不多有一百万两的白银与帝国进行交换,输入帝国,稳定了帝国的财政收支,因此帝国必须夺取那些地方的银矿。

    关于倭国的实力,在类似于粪蛆的国土上栖息着百多个“国”,所谓的“国”很多不过是村落,千多户而已,但由于李青龙的早早介入,有一些先进技术的流入。在一些与帝国联系得比较紧密的“国”,例如出银的地方、外贸多的地方,还有一些田地肥沃之处,人口相对增长比较快,如矮子岛最大的邪马台国有十万多户约五十多万人,其属国投马国有七万多户,奴国有五万多户。

    一系列的军令下达,调动马超、马岱、庞德、曹真、郭淮、王平、邢道荣七将,大起兵马五万,这马超本来擅长马战,只是帝中,马战、步战、弓战和水战什么都学,一年到头不断练兵,从将军到士兵一个不拉下。因此虽然矮子岛不利马战,马超一样能够派上用场,他的五万兵马,一万抽调他的嫡系,另四万是其它部队调来...帝已经实施了标准化,任何一支部队,不论哪个将领指挥,都能得心应手。

    山东半岛,牟平港,北洋水师司令部驻地。

    北方海域归帝国北洋水师控制,其司令部驻地设在牟平。丁奉接到命令,不敢怠慢,遂与副提督徐盛商量,准备出动舰艇之事。

    丁奉乃庐江安丰人也,勇将一个,帝用之为北洋水师提督,他原字承渊,帝改之为汝昌;徐盛是徐州琅邪人,字文向,有勇有谋。两人看到命令,微皱眉头。

    丁奉的舰艇主要机动力量是六条蒸汽机+风帆的混合动力船,但没有大炮。每舰能载八百人,其中三百是水手,五百人是海战、水鬼、抢滩登陆样样行的海军士兵。他还有五条混合动力运输船,每船能运一千人,但设备较为简陋,持久力不足,缺乏蒸汽动力的后勤补给船只,非常短腿。本来还有多八条炮艇,也下西洋进行轮换去了。这样的兵力实际上相当差,但也是没有办法,南征的部队占用了几乎全部蒸汽机船,一些先行回国的舰艇也要进坞保养修整,不能参战。

    除了上述船只,他还有不少风帆战船,这些船只靠风吃饭,航行速度慢,按兵部规划要陆续退出现役,现在只能把它们也派上用场。

    参谋画出了航线,跨海先到高句丽的白翎岛、沿海岸至江华岛、一路下去至与倭岛对海的兽尔港。按副提督徐盛的说法,集中兵力,待众军取齐后,特别是等帝回来的舰艇到来,加入作战序列后再行发动进攻。

    丁奉却另有想法,他说道:“我军准备发动进攻,按老规矩必定是先行撤侨,这一撤离,人家就心中有数了,倭子各处若是加以提防,不利于我军进兵,不如待撤侨事一毕,即行发动进攻,乘其不备,夺取一块登陆场,俾使后军有个立足点。”

    他心中满打满算,就是想要抢先立功。徐盛拗不过他,只得依了,丁奉遂以仅有的十一艘蒸汽机船先行,作战船满员八百,运输船只有一条装了一千人,另外四条全部运载物资,作为第一队,第二队的风帆船归徐盛指挥,随后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