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章 第10章

    第十章

    沈青衿上辈子进宫的次数十个指头数得过来,印象中宫里的贵人们都不喜欢她,包括皇帝舅舅。

    当年沈青衿在沈家人蜜糖般的捧杀声中迷失自我,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该喜欢自己。

    要是有人不喜欢,定是受名声不好的母亲连累,定是母亲不会交际做人所致,丝毫不会反省自己有没有做什么讨人喜欢的事情。

    沈家人要利用她挟制母亲,才对她和风细雨,百般吹捧,可其他人眼里,她就是个糊涂精,拿钱倒贴乐此不疲的傻蛋。

    所以,即便重生回来,沈青衿也从没想过会被传召入宫觐见。

    心里七上八下,长公主看出她紧张,在她后背大力一拍,安慰道:

    “别怕,有娘亲在呢。”

    沈青衿被拍得身躯一震,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

    而那句‘有娘亲在’更是让她感触不已,前世哪怕母亲自己被推入深渊,生前也护她无虞,直到母亲身死,那帮人才敢露|出真面目。

    沈青衿紧随母亲来到懿华殿拜见皇后,皇后林氏是个柔弱的江南女子,是陛下在当淮南王时先帝钦定的妻子。

    她的父亲是前翰林学士,现已致仕回乡颐养天年。

    这个水乡出身的皇后娘娘,知书达理,性子和她的身子一样软,因为没有显赫家世,即便贵为皇后,在宫中也没什么存在感。

    大概是惺惺相惜的缘故,皇后倒是跟长公主的关系不错。

    上一世长公主名声尽毁去世后,世人避之不及,唯有皇后难得高调一回,亲下懿旨,着内务府和礼部以皇家的名义给长公主送去奠仪和奠文,使宫廷仪仗以尊贵之礼下葬。

    虽说这些事情,若没有陛下默许,一个势微的皇后断不能做得那般圆满,但不管怎么说,当时皇后定是为母亲在陛下面前争取过。

    “不必多礼,快快起来。我白日里睡得多了,这时反倒精神,左右无事便唤你们进宫来说说话。”

    皇后林氏和颜悦色唤行大礼的沈青衿起身,还叫身边的嬷嬷过去搀扶,又命人在长公主身边给她赐了座,上了些花朵动物形状,一看就是孩子爱吃的糕点,可见皇后是个心思细腻的温柔之人。

    沈青衿拿起一块兔儿糕,对皇后道谢:

    “谢谢皇后娘娘。”

    皇后笑道:“自家孩子不必生分,唤我舅母吧。”

    沈青衿从前知道皇后性情和软,不想竟和软至此,看向母亲询问,母亲说:“娘娘最是慈爱,无妨的。”

    得了母亲的提示,沈青衿便不怕了,将手中兔儿糕放下,起身对皇后重新行了个民间晚辈对长辈的福身礼,脆生生唤了句:

    “舅母好。”

    孩子重新起身行礼,这是皇后和长公主都没想到的,愣了愣后,纷纷笑了起来。

    而后,皇后便与长公主说起了家常,主要就是问公主府与东昌候府之事,对此沈青衿并不奇怪,闹出这么大动静,被询问是必然的。

    长公主在那与皇后诉说原委,自然避开了沈青衿与她说的那个梦。

    沈青衿重新拿起兔儿糕小口小口的吃着,一副‘我只是个孩子,大人的事与我无关’的样子,完全忘了自己才是公主府和东昌候府决裂的幕后策划人。

    “……早该如此。其实陛下也曾与我说过几回,说你对东昌候府太过迁就,可我知你是为了衿姐儿,始终不知与你如何开口。”皇后说。

    “叫娘娘与陛下为我操心了,只今后便是我与衿姐儿相依为命,你们做舅舅舅母的可要多照顾照顾我们娘儿俩。”

    长公主故作哀愁,惹得皇后笑出声:“好好好,自然是要照顾的,今后你进宫都把衿姐儿带着,多走动走动也就熟悉了。”

    沈青衿这才明白皇后今晚为何传召她一同入宫,原是从前她与母亲不亲近,皇后这边也没法关照。

    正说话间,皇后的贴身女官急匆匆入内,往长公主和沈青衿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长公主知道女官定有事回禀,正要起身告辞,却听皇后说:

    “无需遮掩,说吧。”

    女官领命,回禀道:

    “娘娘,宁婕妤非但不尊懿旨闭门思过,还擅自去了养心殿找陛下。”

    皇后眉峰微蹙,长叹一声后问:“陛下什么反应?”

    女官说:“陛下没说什么,准宁昭仪入殿了。”

    皇后闻言,面上闪过失望,片刻调整后,挥手对女官道:

    “下去吧。本宫知道了。”

    女官退下后,皇后闷闷不乐,长公主忍不住问:“宁昭仪又怎么了?前几日不是刚闹过?”

    几天前皇后与陛下发生争执,长公主入宫劝慰,那次帝后便是为着宁昭仪,所以长公主话语中用了‘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