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太子妃

    “奴才杜环给皇后娘娘、熙宁公主请安。”

    熙宁扶着一侧的宫女下了步辇,冲杜环微微颔首,转身抬手好让曹林芝能搭着自己的胳膊。

    “娘娘,太医说太子妃如今得在床上静养,是以此刻正在栖梧殿候着,请二位贵人随着奴才去往栖梧殿。”

    一路上曹林芝心绪不宁,脸色也是阴晴不定,这会儿只听她皮笑肉不笑道:“杜环,你如今是东宫大总管,胆子可是愈发的大了,什么事都敢瞒着本宫和圣上。”

    本还是堆着笑的杜环身子一哆嗦,人已经匍匐到地上,急声道:“奴才不敢。”

    杜环幼年时便被曹皇后选中,贴身伺候太子姜含章,这些年来从无差池,是个细心妥帖又稳当的忠心之人。

    既是太子的人,为太子办事,遵太子的命令,一心一意,熙宁觉得并无过错,不过现下却是不便为他解围。

    只笑着道:“母后,还是快些去看太子妃要紧呢。”

    曹林芝心里总归是记挂儿媳妇的身子,于是面色冷淡的打量过杜环几眼,未再言辞,冷着脸越过杜环。

    “起来吧,今日先饶了你,明日自个儿去内侍省领罚。”

    “是,谢皇后娘娘开恩。”

    杜环一面谢恩,一面赶忙站起来,软着腿跑到一侧引着两位贵人往太子妃所在的栖梧殿走去。

    东宫素来清雅少奢靡,九曲回廊,曲径通幽,通往栖梧宫的青石路两侧种满了各式花草。

    春季正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又经历几日雨水,本就娇艳欲滴的月季花上还残留着零星的雨滴,便更显得娇嫩惹人怜爱。

    熙宁还记得往日里来此地,无论春夏秋冬,行于此间,皆是馨香怡人,令人心情愉悦畅快,而今日则大大不同。

    还未到栖梧殿,阵阵中药味便已经随着风,飘飘扬扬而来,遮住了满园春色、芬芳馥郁。

    熙宁隐隐有了些不安的预感,恐怕太子妃有孕一事并非如李曼说的那般轻巧。

    她噤了声,视线扫过一脸胆怯、神色忧郁的杜环,心道这人除却一颗忠心,胆子却是有那么点小了些。

    继而又用余光小心地瞥向身旁扶着的曹林芝,只见她也是面颊紧绷,眉头蹙起。

    “杜环,太医署的人今日可在?”

    “回娘娘,孙缺孙太医在,孙太医这些时日便住在东宫,日日为太子妃问诊煎药。”

    “哦?”曹林芝冷笑两声,斜睨着他,“东宫的人也是胆子越发大了,竟敢私自拘禁朝廷命官。”

    杜环两腿一颤,人已经直直跪下,连声求饶道:“奴才不敢,实在不敢啊,您给我几百个胆子,奴才都不敢做出这种掉脑袋的事啊。”

    曹林芝阴沉着脸又转身看向身后伴着的古钱宁,似笑非笑的问道:“冯太医有几日不去太医署,古太医可知晓?”

    古钱宁上前一步,面色淡然道:“臣不知。”

    古钱宁是主管太医署的太医令,所有人员流动,人事变动,大大小小,他都该心中有数才对。想到此,熙宁便知这是有意帮着东宫瞒着此事的。

    既是熙宁能想到的,曹林芝自然更是了如指掌。

    曹林芝气极反笑,但终究还是顾念太子的面子,把这事轻巧的定了性。

    “太医署的人越发没章程了,改明儿得重罚。”

    “是,臣遵旨,回去便好好反省。”

    熙宁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倒是松了口气,心知这事是重重举起,轻轻放下,到母后这儿便结束了。

    仗着年龄小,熙宁便假装无意的开了口。

    “太子哥哥和婉姐姐向来孝顺,凡事总是为父皇、母后想的多些。”

    旋即,又俏生生的接了一句,“改日女儿得请教请教太子哥哥,如何才能把下人□□的这般忠心不二。”

    如她料想的那样,四周紧张的氛围因着她有意无意的这几句解围话缓和了几分。

    这话到底是入了曹林芝的耳朵,许久,她叹了口气,道:“含章这孩子就是心思太细。”

    又晲了眼跪在地上的人,道:“杜环,你起来吧,你也是忠心护主的人,这点本宫很满意。”

    “伺候太子是奴才的福气,不敢居功。”杜环说着双腿打着颤站起来。

    曹林芝瞥了眼他打颤的双腿,笑着揶揄了一句:“也难为你胆子如此小,还能这般忠心。”

    杜环抹了抹额头的汗水,讪讪地干笑两声,便继续引着一众人往前走去。

    越往栖梧殿走,中药味就愈发浓烈。

    熙宁闻了会儿便觉得难捱,不由的拿帕子微微掩住鼻息,胸口不安的念头愈演愈烈,心跟着是渐渐塌下来。

    及至栖梧殿台阶下,曹林芝脚步顿住,侧脸道:“阿姝,你若是不喜闻中药味,便在外间等着,本宫亲自进去便好。”

    熙宁回过神,忙应道:“不了,儿臣还是亲自去看看婉姐姐,也好同曼姐姐有个交代。”

    “那是自然要给李家一个交代的,想必李夫人也是极其挂念女儿的。”曹林芝说罢,便带着熙宁一道入了殿。

    殿内门窗合的严实,只余下西北角一处极其不起眼的窗户透气,屋内烟雾缭绕,弥漫着浓郁的药草味。

    “孙太医说熏草药能助皇嗣安稳。”杜环在一旁小心解释着。

    屏风后忽然传出软糯无力的声,又低又缓:“请母后恕臣妾不孝,未能亲自去大门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