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136 章

      说起苇杆来, 安宝玲也跟着犯愁:“可你能跑的地方都跑遍了,连以前嫌短嫌细的苇杆都买回来了,再不跟我嫂子说, 编席组就真得停工了。” 
  
  以前没订单的时候看着苇子垛发愁, 没想到现在订单多了, 还得看着苇子垛发愁。区别只在于以前愁买来的苇子要烂在手里, 现在愁苇垛下的太快。
  
  赵仙枝情知夏菊花对编席组的看重, 坚决不能让编席组停工, 咬牙对安宝玲说:“行, 那晚上你也跟我一起去找队长, 咱们也不说那些人嚼舌头的事儿,就问问队长有没有门路找点儿苇杆回来。”
  
  两人晚上到夏菊花家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吃完饭,保国在炕桌上就着油灯写作业,乐乐趴在夏菊花腿上不知道说啥,小满则在屋地上来回溜达着。
  
  赵仙枝一看就问:“小满就这几天了吧,我看肚子都往下走了。”
  
  夏菊花想下地迎接她们,被安宝玲给挡到炕沿上:“咱们还用讲这个客气?”
  
  说是不客气,可人来家了, 王彩凤还是快手快脚的一人倒了一杯红糖水, 递到手边才笑眯眯说:“我也说小满快了, 就盼着她早点儿生, 让我看一眼侄子再搬家。”
  
  王彩凤的娘怕闺女这话让妯娌沉心, 瞪了她一眼说:“瓜熟蒂落,孩子在肚子里多呆一天, 就能多长点儿。你都生了两孩子了, 还不明白这个理儿?”
  
  小满忙笑着说:“大娘, 我嫂子是担心我到时候害怕,她在家能帮我壮壮胆,没别的意思。”
  
  倒把王彩凤她娘逗笑了:“是,你们是亲姐妹,一个帮着一个的,我白做坏人了。”
  
  王彩凤笑嘻嘻对自己娘说:“娘可不就是白做恶人,我们姐两好着呢。”
  
  王彩凤的娘向夏菊花笑着说:“我就想跟你学学,咋跟儿媳妇处得这么好,还让她们两个心都往一处使,处得比亲姐妹还好。”亲姐妹还有为件褂子打架的呢,她来了两天,就没见闺女跟妯娌有意见不合的时候。
  
  夏菊花自己早想过好多次这个问题,慢慢说道:“要说我真是啥也没做。他们两口子咋过日子我不掺和,妯娌两个咋相处我也没掺和——从当平安庄生产队长那天起,家里的事儿我一点儿也顾不上。可能就是因为我顾不上家里,她们姐两再不相互帮着点,自己遇事也没有搭把手的人,才处得好吧?”
  
  不掺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毕竟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普遍不好,一大家子把资源集中到一起,通过家长的再分配才能保证每个人都不饿肚子,那么做家长的能做到不掺和吗?
  
  也就是刘家这样,除了两个孩子外人人都能挣钱——别看现在只能溜达的小满挺着肚子下不了地,可人家炒了一冬天的花生,挣的钱不比上工的人一年挣的少——家里的资源丰富了,家长才有可能放手任小家庭安排自己的生活。
  
  加之这家子最能挣的不是壮劳力刘志全和刘志双,也不是炒一冬天花生就比别人上一年工多的小满,而是夏菊花,所以夏菊花才有底气不把全家的资源都收到自己手里。
  
  她手里的钱比两儿子加起来都多,根本不用担心她用一个儿子的钱补贴另外一个,兄弟妯娌之间能起矛盾才怪呢。
  
  做为王彩凤的亲娘,见王彩凤回家哭成那样,首先要劝的还不是自己闺女,一个劲的给夏菊花找借口开脱,还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姑娘的好日子,不是因为刘志全而是夏菊花这个婆婆?
  
  这么有钱的婆婆,巴结还巴结不过来呢,可不敢让闺女跟她分了心。
  
  安宝玲见王彩凤的娘听了夏菊花的话后一直没言语,便笑着要岔开话题,对夏菊花说:“今天我跟仙枝过来,可是有事要让嫂子拿主意呢。”
  
  夏菊花笑着点头让她往下说,王彩凤的娘已经抱过乐乐来:“乐乐困了,我带她回屋睡觉吧。”就算乐乐在她怀里挣扎了两下,她还坚持要把孩子抱走。
  
  安宝玲便不急着说正事儿,跟赵仙枝两个送她出了门,才回来对夏菊花说:“嫂子真有福气,儿媳妇是好的,亲家也一个比一个贴心。”看王彩凤的娘多有眼力见,一听自己有正事说,马上抱走不懂事儿的孩子,省得打扰了她们说话。
  
  夏菊花乐了:“家里有人勤快,就养一群懒人。我这个人懒、不会跟人打交道,逼得一家子人不得不勤快贴心,连带着亲家也让着我。得啦 ,知道你们两都是忙人,有啥事快说吧。”
  
  赵仙枝她们两个即来向夏菊花讨主意,便不说套话,直接告诉夏菊花,现在平安庄的苇杆所剩不多,最多也就支持个七八天左右。
  
  夏菊花方才想起,自己回来总觉得忘了啥事儿,却一直忙忙活活的没细想忘了啥。现在赵仙枝两人说起,她才想起自己在博览会时有过的想法。
  
  “志双,你去给我拿几根麦秸进来。”夏菊花给小儿子布置任务。屋里的人都很奇怪,不知道正说苇杆不够用,夏菊花却要麦秸干啥。不过刘志双还是按照亲娘的要求,很快把麦秸取了回来。
  
  夏菊花细看了手里的麦秸一眼,动手把麦秸外皮都去了,光溜溜的秸杆,在油灯下竟也闪出微弱的光影来。然后夏菊花拿起刚才找出的小刀,按照破苇皮的办法,把麦秸破开,细心的把里头的穰刮得干干净净。
  
  试了试软硬,柔韧性十分不错,夏菊花便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小小的辣椒便在夏菊花手下成形,虽然麦秸皮没经过染色,形状还是一眼便能认得出来,其光洁程度一点儿也不比用苇皮编的差。
  
  “队长?”赵仙枝有些不敢置信的把辣椒抢到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又看:“原来麦秸也能编成装饰品。”
  
  夏菊花点点头:“我在羊城接到订单的时候,就担心咱们的苇杆不够用,想回来试试用麦秸能不能编。谁知道回来先是病了,出了院又一件事儿接着一件事儿,就忘了。”
  
  安宝玲从赵仙枝手里接过辣椒看了又看:“太好了,咱们大队别的不多,麦秸可是要多少有多少,这回再也不用愁没用的了。”
  
  夏菊花却打破了她的美梦:“麦秸破起来容易,不过太软了,想编出跟苇杆一样的效果,至少也得用两根一起编。咋让两根编起来和一根一样,编出来的东西不里出外进,得好好练几天才行。”
  
  “还有苇席,就不能用麦秸,还得用苇杆。明天我先去县城一趟,打电话问问地区或是省供销系统,能不能先替咱们调配点儿苇杆过来,咋也得把手里的订单给完成了。”
  
  听说夏菊花要进城,刘志双头一个问:“娘,你身子吃得消吗,要不我开拖拉机送你去吧。”亲娘出了院就又忙开了,让他咋能放心去地区报到。
  
  “不用。”夏菊花回答的十分坚决:“这几天你抓紧把志福教会了,我自己骑自行车去就行。”
  
  原来因为刘志双要去地区上班,夏菊花便让他教刘二壮的大儿子刘志福开拖拉机——当初拖拉机到平安庄大队的时候,便说好了有一台必须归平安庄生产队使用,所以夏菊花这个决定没有一个人反对。
  
  安宝玲更不会因此觉得夏菊花太照顾李大丫一家,她自己的儿子刘志/军能当兵,难道不是夏菊花照顾?何必啥好事都想落到自己身上。
  
  再说她家的志国还在念书呢,安宝玲还真不愿意让志国不念书回家学开拖拉机——眼前看着开拖拉机吃香,可看大嫂夏菊花的意思,明显更看重会念书的孩子,只要志国好好念书,以后的机会少不了。
  
  想得明白又得了主意的赵仙枝与安宝玲两个,笑呵呵离开夏菊花家,一路上议论的都是,队长就是队长啊,看人家这脑子是咋长的,自己愁白头发的事儿,人家早都想到了,只不过事儿忙给忘说而已。
  
  第二天给省城供销系统顾副主任打电话的夏菊花,却觉得自己脑子没赵仙枝她们以为的那么好使,因为顾副主任在电话里问了她一个问题,那就是她买回来的那些腰果,都到哪儿去了?
  
  “也就是给左右邻居和生产队的人分了分,让大家一起尝尝鲜。”夏菊花心里打了个突,还是按早就想好的话给了顾副主任答案。
  
  顾副主任在电话那头笑了一声:“也是,你们平安庄大队那么些人,你又回来这么长时间了,那点腰果咋也吃完了。”
  
  这话并没有让夏菊花放松下来,她小心的问:“顾副主任,你咋突然关心起我那点儿腰果上来了?”
  
  顾副主任不当一回事儿似的说:“也没啥,就是不知道从哪儿流进省城黑市点儿腰果,弄得人心惶惶了几天。好在那人胆子不大,见事不好就跑了,也没抓着人。所以我今天跟你说一声,让你把自己的腰果看好了,要是都吃完了就算了。”
  
  夏菊花轻轻吁了一口气,看来腰果的事儿是顾副主任替她压下去了,于是向着电话那头郑重的说:“顾副主任,谢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