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2 章

  
  很明显,自己重新回到了一九七四年秋天。夏菊花所以把这日子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上一次自己就是在这一天以为可以放松一下——两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别说她一个独自拉扯大两个儿子的寡妇,就算是人口齐全的人家,当老人的能不松口气吗?
  
  可是这一次,自己不能松劲了,不光不能松劲,还得卯足了力气严防死守,不给别人一点儿议论自己的借口。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夏菊花准备试试。
  
  别问她是怎么知道这句话的,想起来她就伤心——这话还是大孙子上初中后跟她说的,那时因为大儿子和媳妇都出门打工去了,大房的几个孩子都要上学不能跟着,三个孩子跟她住了一段时间。
  
  想远了。夏菊花把自己的思绪拉回来,连中午饭都没吃两口,把庄子里的人家过了一遍又一遍,想着自己该上谁家串个门。
  
  最后入选的是妯娌安宝玲。
  
  安宝玲是刘志全的三婶,跟夏菊花的关系不错。夏菊花记得当年自己开始被人说成极品婆婆的时候,安宝玲还劝过自己,让自己把为两个儿媳妇做了什么,为什么那么做,跟人好好说说,要不闲话会越说越多。
  
  可是自己却总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又想不出自己该跟谁说,气的安宝玲最后也不劝自己了,只在听到别人议论自己的时候,跟人吵吵过两回。
  
  说起来安宝玲跟夏菊花在老刘家算是同命相怜:老刘家哥四个,除了已经死了的夏菊花丈夫刘大壮,刘二壮是平安庄的生产队长,婆婆孙氏有点巴结二儿子,他媳妇李大丫不大会说话孙氏也不敢太欺负她。
  
  最得孙氏偏心的是刘四壮,嘴上会说话,娶的媳妇又是孙氏娘家孙家庄人,也姓孙,叫孙桂芝。虽然跟孙氏不是同宗,有刘四壮爱屋及乌的加成,在四个儿媳妇里最得孙氏喜欢。
  
  而安宝玲,丈夫刘三壮在孙氏活着的儿子里,即不是生产队长又不受偏爱,带累的安宝玲成了孙氏最不待见的儿媳妇,时常言三语四的敲打她。好在安宝玲自己是个硬性子,孙氏太过份的话,她也敢反抗,因此没怎么吃亏。
  
  不像夏菊花,在老刘家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头老黄牛,还是光干活不吃草的那种,天天被孙氏架到当哥哥嫂子的得帮着兄弟的道德高地,说个不字就被骂个狗血喷头。
  
  要不夏菊花不会在丈夫死后,宁可带儿子住生产队的窝棚,也要从老刘家搬出来。
  
  同样都不被婆婆待见,夏菊花和安宝玲分家之前,很能说到一块,好歹让夏菊花这些年有个能说说心里话的人。
  
  于是连只吃了半碗饭的夏菊花,轻飘飘的出了自家门,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晃得人无精打采。
  
  “嫂子,你这是咋啦,是娶儿媳妇累着了吧。”遇到的人跟夏菊花打招呼,都这么问一句。夏菊花一反往日谁跟她打招呼都笑一笑就走的态度,不厌其烦的每个人都回答着:“没有,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媳妇们个个孝顺,我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累点怕啥。”
  
  你那样可不象没累着的。大家一边纳闷夏菊花态度的转变,一边看着她明显累的不轻的脸色,嘴里顺着说:“媳妇们孝顺是好事,你也算是熬出来了。”
  
  又是熬,这一次被用到夏菊花身上,她不由更努力的笑,见到的人都知道了,两个儿子都娶上好媳妇,夏菊花是从心里往出高兴,要不怎么今天逢人就笑着搭讪两句。
  
  等夏菊花走远了,大家凑到一起说起她的变化,就有人感叹:“从刘大壮没了,就没见“夏小伙”这么笑过。”
  
  “十来年了,她又当爹又当妈的也不容易。现在两个儿子都娶上媳妇了,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家的晚,能不高兴吗。”
  
  “多亏了“夏小伙”能干,要不娶一个媳妇就累折腰了,现在彩礼多贵。”
  
  “要不人家咋叫“夏小伙”呢。”
  
  被大家议论的夏菊花,已经走到了老刘家门前——上回刘志双娶媳妇,夏菊花只让他自己带着孙红梅晚上过来坐坐,自己没跟着,不知道孙红梅是怎么跟孙桂芝说的,庄子里开始传自己偏心。
  
  这一次,她就要比孙红梅还先到老刘家,找机会堵住孙红梅向孙桂芝告状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