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十七章:罗夏墨迹

    在进入建筑之前,何南有考虑过是否用口罩简单蒙个面。

之后,觉得还是不必费事了。

因为在这里遮蔽面容的意义不大,反而还容易被别人看到后引起怀疑。

不遮住脸,被人看到,反而可能被当作普通的造访者,不会受到任何瞩目。

于是,两人看了下陈列在一楼的孤儿院地图,之后一路谨慎而迅速地冲上四楼。

好在因为斯塔克和那群吵闹记者的到来,保安的注意力都被闪光灯吸引走了,所以二人行进路线上毫无阻碍。

这途中,他们看到了不少班级教室和卧室——因为是白天,所以除了脑瘫患者的卧室里都没人。而班级教室的氛围,却天差地别。

有些死气沉沉,有些就气氛比较欢快。

何南知道,前者死气沉沉是因为里面残障儿童太多,实在气氛愉悦不起来,他们也没那个生理条件。

后者,则是假象。

孤儿出身的何南很清楚,这就是为了应付金主检查,孤儿院强行让阿姨们把气氛搞活泼起来的。

可大多数孩子们。眼神里显然都有隐藏不住的失落、茫然和空虚。

……唯有看上去身体健康,以及残疾不严重的那些学龄期儿童,他们的快乐才可能有那么一分真实。

这里整体的气氛,充满了压抑。

就跟何南与雪莉儿时生活的孤儿院一样,白天鹅孤儿院的各个班级,并不是单纯按年龄划分的。

……还有按残疾类别与程度划分的。

最常见的、无论大小孤儿院都有的,就是这种班了。

……脑瘫儿童班。

里面的小孩都是脑瘫患者,有严重的智力缺陷,其中有些甚至年纪很大了,却身体萎缩,还如婴儿一般。

他们只能吃流食,每天就如同兔子一般仿佛毫无感情的睁着眼睛发呆。

……就这样盯着你,让你又难过又毛骨悚然。

何南和雪莉小时候在比较健康的班级里。像他们这样的小孩,年纪稍微大一点,比如有个五六岁左右,就要帮忙照顾别的孩子了。

比如给那些脑瘫儿童喂饭——孤儿院的义工人手太少,只能让健康的孩子多帮帮忙。

现在隔着门玻璃看到那些脑瘫小孩发呆的神情,何南便想起了那段辛酸的回忆。

同时,也感到一阵五味杂陈的怀念。

雪莉离开的十年里,有一大半时间他都是在孤儿院度过的——不,准确来说,是八年的一大半。

不知为何,在一件事接近十年后,他就总是会把它四舍五入,记成十年来凑整。

纽约的孤儿数量非常多。

……增速,也十分恐怖。

很多人是因为父母在罪犯手下丧命才来了这儿。

要不,就是爸妈进了监狱,没有了监护人,才被这里收养。

何南小时候是比较同情与羡慕那些父母英勇对抗罪犯而丧生的孩子的。

他也希望自己没有爸妈照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值得让他自豪、英勇无比的故事。

可惜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