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十八章乡长的意图

      王光辉和小雅把郝家堡村民的蔬菜卖得那么好,连周边几个村的村民都不辞劳苦地往郝家堡送货,引起了马向原的思考。他觉得,这事应该大张旗鼓、有组织有步骤地干起来,那样才能逐步形成规模,形成产业,才能拓宽道路,让大家在这条路上大步前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于是,经过村两委的一致赞成后,他们和王光辉协商,在郝家堡成立了土特产收购站,由王光辉全权负责,地址就设郝家堡在村委会。
  为此,郝振亮让人把村委会旁边闲置的一间厢房腾出来,粉刷得雪白,收拾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又买来了办公桌椅,王光辉就名副其实地坐上了站长的交椅,当然,小雅这王光辉的左膀右臂,顺理成章地稳当二把手。
  为了不影响村委会的日常工作,王光辉她们的直播仍然在郝星家。这可是郝星妈求之不得的,她还幻想着有朝一日,王光辉妈回心转意,或是老天保佑出现奇迹,让王光辉和她儿子旧梦重圆,正儿巴经地成为她的可亲可爱、值得骄傲的儿媳呢。
  郝家堡成立了土特产收购站,收购村民自产的山货蔬菜等,同样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全乡传开了,就连邻村的村民也开着三驴子,或是推着自行车,人拉肩扛地把他们的剩余物资拿来变现。
  货多了,验货,检斤,装箱发货等,就缺乏人手了。在郝振亮的推荐下,除了郝振山妈和另两名大姨(原来剝蚕茧的三人)外,王光辉又招慕了两名大姨前来工作,也都是村里贫困户的家属。王光辉答应每人每天发六十元工资,当天完工当天就发,立竿见影。许多赋闲在家却没被招进来的妇女,眼气又生气,有的甚至走郝振亮和马向原的后门,要求到收购站工作。无奈名额已满,那个后门只能紧闭不开。
  一切安排停当,这时,“二条”郝振全妈忽然来到王光辉面前,愁容满面地说:“王姑娘,你把我也收下吧,我老头子走得早,这个儿子又不争气,不挣钱不说,还好耍个小钱。老头子走前治病欠了一身债,到现在都没还完,我这老婆子,实在是难呐。”说着就用手抹眼泪。
  看着郝振全妈那可怜巴巴的样子,王光辉的心凄楚楚的,仿佛在她眼前哭着的是她的家人。可是再多要一个人就是浪费人力浪费开资,怎么办?她把目光投向小雅。
  小雅转过脸去,那意思尤为明显。
  见王光辉没表态,郝振全妈恳求道:“王姑娘,再办一件好事吧,成全成全我这老婆子吧,哪怕让我把那些外债还完再不用我,我也就行了呀。”
  王光辉又看小雅,那意思也尤为明显。小雅虽然明白王光辉的想法,却说:“大姨,不是我们不要你,你看你那个儿子,她都是怎么对待我们的?连打带骂还砸我们的车,都拿我们当日本鬼子反动派了。”
  “哎呀小雅姑娘,”郝振全妈赶紧对小雅赔不是,“你可别和我那个浑小子一样的,他都浑透了,要不,他爸也不能走那么早哇。”
  “他浑在家里浑,可别和别人浑呐。”小雅仍然嘴巴不饶人。
  “谁说不是呢?王姑娘,小雅姑娘,我那浑小子砸了你们的车,等我挣着钱了,我赔你们还不行吗?”
  终于真相大白。王光辉和小雅对望着,久悬未决的砸车事件有了实情,让她们不由长吐一囗气。
  “那,那天警察问你时,你为什么不说?”小雅问。
  “嗐!小雅姑娘,那天我还不知道是我那浑小子砸的呢,等警察走后我逼问他,他才对我认账了。”
  “他认账了你就应该让他来坦白,要不,你来揭发他也行啊。”
  “哎呀小雅姑娘,那浑小子能听我的吗?后来我寻思,等以后有钱再赔你们呗。”
  郝振全妈还算坦诚,并一再说,等她在收购站挣着了钱,第一件事就是赔她儿子砸的车。
  一个妈领着一个浑蛋儿子过日子,日子过得艰辛还欠着外债,让王光辉的心里酸酸的,她只好说服了小雅,让郝振全妈成为收购站的员工。后来,当郝振全妈挣到一千块钱后,非要把那一千块钱赔给王光辉,王光辉说啥没要,说事情过去了,以后不再发生那类事就行了,感动得郝振全妈泪眼汪汪的。
  郝家堡土特产收购站一步步走上正轨,其名声越发响亮,王光辉的名字在十里八村,几乎家喻户晓。
  这天,郝振亮忽然接到了乡长的电话,让他到乡里去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郝振亮满腹疑惑地走进乡长办公室。一向严肃有加的陈乡长立刻站起身,破天荒地满脸堆笑。
  “好哇,来得还挺快嘛,快坐快坐。”陈乡长迎接贵宾一样把郝振亮让到沙发上,然后,和郝振亮并肩坐下,就又是递烟又是沏菜,搞得郝振亮大有受宠若惊之感,心想今天这是怎么了?这“陈老绷”(因为陈乡长平时总是绷着面孔,大家都叫他“陈老绷”)怎么会笑了?难道,他错把咱当镇长了?
  没容郝振亮继续想下去,陈乡长体恤地问出了一大堆问题,什么身体如何呀,日子过得怎么样啊,工作是否顺心呀等等,并说如果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就只管和他说,他保证尽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