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三章旅游的收获

      董艳伶听说郝家堡建水库想让她入股,心中老大不快,电话里,她对王光辉说:“光辉呀,咱可不能胡来啊,咱刚包了个荒山头,将来究竟能怎么样,我心里还没底呢,现在又建什么水库,你想把妈那几个钱折腾光啊?”
  “妈,不是那回事,”王光辉说,“他们不是建大水库,其实也就是个大水坝,用不着多少钱的。”
  “那他们就自己干呗,干嘛还要咱们入股?”
  “他们不是钱不够嘛。”
  “钱不够就不干!”显然董艳伶的声音不那么正常了。“我问你,是不是马向原忽悠你,让你入股的?”
  如果说是马向原让王光辉入股的,倒也算对,只是,“忽悠”这词用得不算太对。那天,马向原和郝振亮根据村民们的呼声,才和王光辉提出让王光辉入股的。起初王光辉犹豫不定,马向原就对她说,水库建成后,既能养鱼养虾又能种水稻,还能开发各种旅游项目,什么水上水下乐园呐,什么办农家乐呀,等等,说得前景满天鲜花一片光辉灿烂。郝振亮在一旁连哼带哈,不住地随声附合着。这样看来,如果说这里一点没有“忽悠”的嫌疑,也的确不太精准。
  王光辉就这样被“忽悠”上道了,打从心底里觉得,建水库利村利民利自己,大有可为。于是她给妈打电话,想让妈从兜里掏银子。然而董艳伶可不那么容易被人忽悠上道。还没听完王光辉对她的“忽悠”,她就说:“光辉呀,你年幼无知,你妈我是过来人,什么事不看得很透彻?听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到时候一踏糊涂,吃亏的还不是咱们?”
  之后,任王光辉如何解释如何鼓动,董艳伶的回答就俩字:“不行!”很坚决。
  放下电话,王光辉瞅瞅马向原,瞅瞅郝振亮,嘟哝说:“咱家老佛爷不同意哟。”
  “老佛爷”不同意的事情,谁还扭转得了?郝振亮叹息一声,泄气地说:“没招儿了,等我和大家说吧,人家不干呀。”
  马向原却没表态,一副凝神思索的样子。末了,他对王光辉说:“后天是星期五,咱俩回趟市内,再和你妈谈一谈,怎么样?”
  王光辉没置可否。和马向原一同回市内,她倒是满心欢喜的,可是再和她妈谈一谈,她却顾虑重重。她觉得,和妈谈好了,那当然是件大好事,但是如果谈崩了呢?她妈再对马向原有成见,进而再像对待郝振山那样,给人家“买房子”,那可就太也得不偿失了。刚才在电话里,她就听出她妈有那个味道了。
  “要我看,咱就不谈了吧,别再谈出别的事来。”王光辉说。
  “你放心,保证谈不出别的事。”马向原信心十足地说。
  王光辉心想,你也太不了解我妈了呀,她打起立正来,谁想见到上面的天,那可太难了呀。于是她说:“我奉劝你,最好还是别找我妈谈了,可别谈僵了我妈对你不满意,再给你买房子的呀。”
  两位书记懵头转向,特别是马向原,上次王光辉就这样说过一回,这次又这样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他只得问道:“小王,谈僵了你妈给我买房子,这究竟是什么逻辑呀?”
  郝振亮说:“是呀,这是什么逻辑呢?是地球上没有的逻辑吧?”
  王光辉嗤嗤笑,说:“这是我妈的逻辑,不懂是吧?你们永远都不会懂。”
  两位书记不懂地对望一眼。马向原说:“咱先不管那是什么逻辑了,反正这事,我得和你妈谈,我倒希望她给我买套房子呢。”
  这回王光辉没再阻止,她想让马向原去碰碰,等他把脑袋碰疼了,甚至碰得头破血流了,就知道下回该怎么办了。
  然而,马向原可不像王光辉想的那样,硬着头皮往上碰,他已想好了一个“阴谋诡计”,假如这“诡计”“得逞”了,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星期五晚上,王光辉开车把马向原“捎”回了市内。下车前,马向原对王光辉说:“明天星期六,我姨夫休息,咱们去东风湖玩一玩呗?”
  王光辉问:“东风湖?那地方好玩吗?”
  “看来你没去过,告诉你吧,那地方老好啦,吃喝玩乐一条龙,去了你就知道了。”
  “行,那咱明天就去。”
  去东风湖吃喝玩乐,这可是董艳伶满心欢喜的。第二天起了个早,王光辉她们就驱车直奔东风湖。
  东风湖在城西,和郝家堡正好是反方向。一路上湖光山色,风光绚丽,令人心旷神怡。这时董艳伶才真正体会到,自己家有台车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多小时后,“皮卡”车开到了东风湖。下了车,举目四望,董艳伶不由从心里发出一声惊叹:啊,这地方可太美啦!
  东风湖不算大,但那景色却是市内的高楼大厦所无法比拟的。
  秋日的阳光下,若大的湖面波光粼粼,湖中倒映着翠绿的山峦,和湖边鳞次栉比的建筑,让人仿佛看到了仙佛圣地,亲历了龙王老爷的水晶宫。再一抬眼,山坡上,湖水旁,风格各异的建筑红墙绿瓦五颜六色,让人目不暇接。街道两旁,栽种着一行行果树,此时的果子虽然还没熟透,但枝头上那已经泛红的苹果和黄橙橙的梨子,诱人神志,令人垂涎。
  “真不知道,咱们市郊还有这么个好地方呢。”董艳伶深为感慨地说。
  “这个地方啊,是近二年才开发起来的,”马向原讲解道。“去年咱单位组织来的,我听说,这个景区每年的收入有两千多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