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7章

    宝钗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笑着安抚莺儿道:“你们只不过代人受过而已。莫要放在心中。母亲这是在防着我呢。”可是母女之间,何至于如此防备,便是宝钗也说不上来。

    宝钗尚抱着万一的指望,向薛姨妈开口讨要那件慧纹,刚刚起了个头就被薛姨妈驳了回去。薛姨妈却也振振有词:“你哥哥如今正是娶亲的年纪,聘礼里总要有些银子都买不到的东西,好彰显咱们这种人家的身份。是,我知道这件慧纹是你父亲留给你的嫁妆,只不过你这么能干,薛大小姐的名头传遍京城,有没有这件慧纹又有什么要紧呢?你一向和你哥哥感情好,总该不至于为了这个计较吧。”

    宝钗反复向薛姨妈痛陈利害,无非是薛家店铺被人盯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诸如此类,薛姨妈哪里肯信,一心认定宝钗为了夺回慧纹,危言耸听,真真令人啼笑皆非。宝钗不得已,也只能打消了念头。

    这日宝钗起了个大早,先去贾府同贾母、王夫人请安,不咸不淡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往大观园而去。

    原本大观园中,宝钗常去之处莫过于潇湘馆、秋爽斋等处,只是这一日她偏偏穿过藕香榭,直往栊翠庵方向走去。莺儿和小红不解其意,也只得跟在一旁,一路上分花拂柳,走到一处花木茂盛处,栊翠庵却是在眼前了。

    宝钗正待叩门而入,忽见林黛玉摇摇摆摆,从旁边一棵花树底下斜斜过来,一边走一边笑着:“宝姐姐今日怎地有空来这大观园中闲逛?我只当宝姐姐常去我潇湘馆,我二人自是最好的,却想不到,姐姐也常来这栊翠庵中走动。说起来,倒是我自作多情了。”

    宝钗望见黛玉身形,心中已是百般滋味,更听她这般言语,俏皮里却隐隐带着些醋味,细细咀嚼起来,竟是余味无穷,不觉痴了,定定站在那里。

    这边黛玉已经扶着雪雁走了过来,看着宝钗笑了一笑,轻声道:“上次见宝姐姐时,姐姐犹在病中,如今却是气色大好了。不知道宝姐姐今日来栊翠庵,是想同妙玉大师切磋棋理,还是精研佛法呢?”

    宝钗看着黛玉,不期然就想起前世里同黛玉共参禅机以及在栊翠庵中一起饮茶的旧事来。

    犹记得前世里,宝钗过十五岁生日,点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因宝玉在旁说些败兴之语,宝钗就以这出戏词藻精妙为由,将一支《寄生草》背与宝玉听,岂料勾起了这位小爷的痴性,写了些道书禅机的疯话。宝钗客居贾府,正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故而深感不安,生怕因此得罪了贾家,黛玉却道不然。

    黛玉带着宝钗去寻宝玉,问他:“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又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钗当时也以六祖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语录来比,绝了宝玉参禅之心。

    又有刘姥姥来打秋风,投了贾母的缘法,故而贾母带着刘姥姥进大观园游历一番,路过栊翠庵,妙玉独与宝钗黛玉两个吃那梅花上的雪化开烧的茶水。喝了茶,两人不欲同妙玉多说话,出来于花木林之中漫步,落英缤纷,飘落肩头……

    至今回忆起来,那样的日子自是美至极境,但大观园到底不是世外桃源,总有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时候。

    “宝姐姐,你在想什么呢?”宝钗被一声呼唤打断了思绪,抬头看时,见黛玉正凝视着她,黛眉似蹙非蹙,妙目似喜似愁。

    宝钗心中突然涌出一个想法,这世上或许只有黛玉一人是她知己,是真正懂她的。何况黛玉又那般秀外慧中,心思灵透。既如此,何不将心中烦恼之事道与她听,至少,不应让她误会自己和妙玉有什么才对。

    宝钗想到这里,心中已有了主意,向黛玉微笑着开口:“我心中确是有一桩悬而未决的难事,原本是想来栊翠庵请妙玉大师点化的。如今既然见了你,少不得先请你点化点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