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妙计

    “你说的是真的?”朱元璋难以置信地看着宁羽问道。

    要知道,朱元璋甚至已经做好了大开杀戒的准备了,可是看宁羽说的日次轻描淡写,如果不是对宁羽深信不疑,肯定觉得宁羽这是在忽悠自己!

    “人命关天,那里还有时间喝茶吃饭,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啊!

    要知道,不光是两地的百姓互相抵触,就连官员们也是相互掣肘,浙东的海盐到不了浙西,浙西只能高价购买两淮的盐,浙西的粮食也同样到不了浙东。

    如果你能解决了,咱给你记一大功!”朱元璋激动地问道。

    宁羽一阵无语,真要是着急,往朝天宫跑什么,求神吗?

    “记功就算了。”宁羽说完就进屋,很快拿出一张纸来。

    朱元璋还以为宁羽是拿出一份什么章程,可是接过来一看,纸上只有一句话。

    可就是这一句话,让朱元璋都拍案叫绝。

    ‘列国纷争,尚且移民移粟;国朝一统,何分浙东浙西。’

    “好!”朱元璋看到这个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一直以来,浙江的纷争就让他焦头烂额,那里是国朝的税赋重地,稍有不慎,对大明的影响就是难以估量的。

    而且,那里曾经是张士诚的老巢,人们对张士诚总是心存感激,张士诚打仗争天下不行,可是对百姓却是非常不错。

    所以,一直以来,朱元璋对浙江的赋税都非常重,至于他们之间的纷争,也从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朝廷的安定,就任由其这么发展下去。

    可是这次不成了,浙东水旱灾并行,浙西不仅没有施以援手,反而想要趁机捞点好处。

    朱元璋无奈的同时,已经准备对浙江进行大清洗了,他不能让朝廷的税赋重地这样下去。

    现在宁羽的这句话一出,完全就是一篇感天动地的檄文,让人和事一下就站在不一样的高度,在道德层面上,给两浙融合创造了条件。

    最妙的是,这个办法不仅仅适用于两浙,整个大明范围内,只要是存在这种矛盾的地方,都可以用这个办法解决。

    “这个办法虽好,可似乎有点远水不解近渴。”朱元璋兴奋过后,立刻指出不足的地方。

    确实,这个办法虽然可以让两浙逐渐走向和睦,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需要时间!

    现在灾情不等人,宁羽的办法虽好,可目前却不是特别适用。

    “现在朝廷的存粮只够浙东半月之用,可是现在距离夏粮秋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大批的百姓就有饿死的风险。

    最可恶的是,浙西的那些士绅们手里握着大量的粮食,即便是朝廷出面,他们也不愿意将粮食出售。”朱元璋说到这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嗯,只要浙西有粮食就行,接下来朝廷只要将能支援给浙东的粮食运过去,剩下的就看朝廷有没有足够的魄力了。”宁羽说道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