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章 两封圣旨

      眼泪不仅在皇宫里打转,若大的朝哥城。也有许多角落,更多的人在默默哭泣着,还要笑脸迎人。这就是人间,眼泪里的朝哥。

  翠嫔被打入冷宫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朝哥城里头掀起惊涛骇浪。

  这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有人要倒霉,格局变革的信号。

  翠嫔娘娘是赵昏侯赵家一脉的旁系,是赵昏侯一手送进宫的。

  而且,这些年来,翠嫔确实也深得圣上欢心。坏了一胎龙子,只是一出生便被皇后苏氏过继了去,也就是现在的四阿哥,朱杰。

  虽然孩子被过继了,但是一点都不影响翠嫔的地位,如果几年就从宜人做到了嫔人,宫里都说皇上要封她做妃子了,毕竟母凭子贵。

  没想到,宫里受宠的的娘娘都会被打入冷宫。

  这只是这场风雨的最开头,就让无数人惊出一身冷汗,一场风暴在悄悄酝酿。

  皇上一中午都没有用膳,歇息了片刻,便召集大学士们到了学士阁。

  大殿上方的是天子的座位,除此之外坐着的便只是三位半百老头,他们分别是东阁大学士严谨,西阁大学士宋智,南阁大学士蔡和峰。

  三位内阁大学士地位最高,官居正三品,属实算得上是朝中大臣。

  三位阁老呢,属严谨的权势最凶。深得圣上赏识,因为在二十年前,他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是知情人。

  自从大楚历七年,楚明皇废了左右两相后,设立学士阁。

  一直处理宰相事务,三位阁老大学生虽然仅居三品。

  但是朝中的一品大员,也没有他们的威势,三人实际品阶也如当年的丞相一般算正一品。

  其余十余大学士,官职从五品,就组成了皇帝的智囊团。

  这一间阁楼,便是楚国的政务所,国家大事小事,都会在这里商议,从这里发布命令。

  在朝廷外都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内阁堂,尚书不用谈”

  这句话的意识就是,进了内阁的人,出来后基本上都能当的上尚书。

  那已经是当朝正二品官员啦,六部尚书,就是万千学子科举可以最高仰望上的存在。

  三位阁老,十余大学士,都被紧急召见。

  严谨还在用午膳,其实他来之前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也捏住了主意。

  所以只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高处,回想着下朝回府时。

  收到侯爷府上来信的内容,暗自揣测信背后蕴含的味道,可能不仅仅是信上的目的,不断的权衡利弊。

  “皇上驾到”门外传来太监的宣报声,大学士们也停止了议论。

  众人微微欠身,没有跪拜。这是在学士阁的规矩,在学士阁里头,众大学士见到皇帝可不行跪拜礼。

  这是是学士阁权利的象征,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唯有大学士阁可见身上不跪。

  皇帝一把坐到了最上方的龙椅,挥了挥手,众多大学士才直起了身子。

  这就是皇家威严,尽管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还不是要卖与帝王家。

  卖与帝王家也是读书人最荣耀的归处,生前到了什么位子,时候封什么谥号,就诠释了这个读书人的一辈子。

  “三位阁老请坐”

  三个半百老人才坐到了身边的位置上,把身体摆直,严肃对待,不敢丝毫逾矩。

  “不知圣上召见我等前来所议何事呀”南阁大学士蔡和峰开口道。

  这三位阁老里面,属他资历最底,严谨是红人,宋智在朝中素有威望。

  这每次给皇帝台阶下的任务,也就落在了蔡和峰手中。

  “今日匆匆召集爱卿们来,主要商议的是有两件事”天子朱晓慢慢开口。

  “这第一件呢,是要大家列一些罪状”皇上闭口不谈,等下面的大臣心领神会来接茬。

  “敢问陛下,是何人,犯何罪”这时候,轮到严谨来开口了。

  “犯罪的是朝中大臣,豹卫都尉赵星,吃朝廷的空饷”朱晓缓缓抿了一口茶,也不去看大臣们的反应。

  “这事是不是还得查清来”要知道这吃空饷必然不是一个人操作的来的。

  肯定是要许多重臣相互配合,互相勾结,才能完成得了。

  要是这是查清了,必然牵连甚广,朝堂震动,难道又要发生二十年前得的流血事件嘛?众人不敢想。

  “查得清要查,查不清也要查,有一个办一个。”这就是朱晓的态度。

  回禀皇上“此时还需从长计议呀”

  “虽然赵将军兵甲人数有缺,万万不可听信那陈玄侯一面之词”底下一大学生开口

  另一大学生接口“确实,要彻查兵册造假一事,更要去追究陈玄侯,擅杀卫所官兵,屠廖无辜百姓一事”

  “臣等请圣上明查”几人附和,回应。

  朱晓眼睛一眯,已经有人把手摸进这里来了嘛,不禁微怒。

  “叫你等就是论事,此事过后再议”挥手打断了下方三三两两的议论。

  “朕跟你们透个底,朕要肃清十三卫的不良风气,还我京师威望,豹卫的是要从严的办,拿出个注意来吧”说完,朱晓敲了敲桌子边,这是皇帝发怒边缘的习惯性动作。

  众人只能回归正题,收起小心思,继续揣摩圣意。三三两两继续讨论,公说公的理由,婆说婆的理,但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饭桶?这么多人,连这么一件小事都拿不出来一个主意?”朱晓一拍桌子,大怒。

  众人赶忙跪地“请圣上息怒,我等无能”

  严谨算了算时间,感觉到时候,给下面一年轻官员使了个眼神。

  下面的官员心领神会,随机开口。

  “陛下,臣有一策,供圣上分忧”开口的人是黄晋,大楚二十四年的进士,严谨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