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二章 荣归

      婚礼后不久,秦家人提着重礼上门,请赵娇他们宽容秦家再住一段时间,要等到镇上买了房子后才能搬走。

  宋老头打听清楚了,宜州还乱着。

  新一任长官刚到位,正忙着城里城外的安抚,但还不时的有受灾的流民到处流川作案。

  别人家还好,只要人多,防备几个流民不是难事。可他们秦家,因为族人把洪水消息透露出去,却作死的还不跑,被当时的官府寻了由头作了筏子,让全城给恨上了!

  说不得他们秦家以后再也回不去了。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下午,蔡大成回来了,同行的还有随行侍卫,多达三十余人,清一色的壮汉。

  都是行伍出身,管理也方便。全部两至四人一间的分住到下仆那里。

  一番接风洗尘后,全村举行了晚宴,之后才安置下来。

  蔡大成先向赵娇他们介绍自己离别后大致情况,又大概的了解家里的事,夜就很深了,成人活动也粉墨登场了…

  次日,蔡大成开始拜访族老。

  三老太爷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知道了蔡大成被封为一等国公,激动得泪奔当场,并表示一定要祭告祖宗,期望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因蔡氏没有祠堂,祭祖时往年均去各自的祖坟前拜祭。

  作为子孙后代,蔡大成当然不想家族永远这样无根飘浮,他提出来建祠堂,所有花费由他出。

  此话一出,当场静默。

  “大成啊,叔爷知道你是个好的,可这费用太多了,不是一两个钱就能建好的啊!”三太爷缓缓的开口。

  谁不想给自己家族建一个祠堂呢?可数百年的战争,除了那些极少数的世家权贵,能保留自己祠堂的少之又少。

  蔡大成耐心的解释:“三太爷,小子既然能把这个话说出来,就有这个能力承担。

  再说我都做到了国公这个位置,连自己的家族建个祠堂都没能力,那还做什么国公?

  我准备建一个三进院子作为祠堂,但这个地址还是不太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