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06章 太子问计3

    太子问计3

    太子赵贤的话声一落,众人也都静下声来。

    “还望方侍郎不吝赐教”。

    见方玉蹉跎,太子赵贤这时又说道。

    方玉那里是在蹉跎,其实正腹中蕴量说辞,他也没有料到太子会正酒宴席上问自己这个问题。

    胸中略想了想,于是,方玉抱拳向太子说道“殿下,古今成就大事者,无不是收拢人才,以人为本,方才能有所成就,赵贤王之所以能傲立朝中,安然不动,综其原因,正是他身后的支持者众,殿下欲与之抗衡,需动其根本,让其让下失心,君臣不合,则大事也就定了”。

    “那如何才能动其根本,使其君臣不合,上下离心?”

    “这个”听了太子赵贤的话,方玉环视了殿内众人一眼,这意思是,怕隔墙有耳,内里有赵贤王的奸细,走漏了风声。

    “殿内众人,皆是我心腹,先生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见太子赵贤,有用人的胸襟,此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胸怀,正是其收买人心的高妙之处,方玉也有些佩服起他来了。

    于是,再无顾忌,开口说道“欲扳倒赵贤王,使其君臣不合,上下离心,殿下宜暗中使人,用财锦美人,许以高官厚禄,收买其麾下人才,以作内应,为我所用。若有财锦美人难动其心者,可派遣死士刺客,暗中斩杀之,如此彼消我长,赵贤王麾下,很快就必然无有可用之人,其又以何资本与殿下抗衡”。

    方玉向太子赵贤,献出了这一条,釜底抽薪的毒计,意在一举除掉赵贤王这个隐患。

    “先生恐怕有所不知,赵贤王生母方贵人,乃是父王所倚重者,她又是当朝辅方扩的胞妹,方家势大,赵贤王内有方贵人看顾,外有方家支持,可怕难以动其根本,此是其一,其二,那些支持赵王者,不管怎么说,也是我赵国人臣,如此行事,大开杀戒,岂不是我赵国的损失”。

    “殿下何其痴也!”见太子赵贤到了此时此刻,还以国家为重,不通变化,满腹妇人之仁,方玉也不由皱起了眉头,真是个仁慈之主,不过自己要在邯郸城干事,就不得不改变太子赵贤的这种妇人之仁。

    于是,打断了太子赵贤的话,说道“赵贤王麾下的那些死忠之士,若是不能为我所用,为殿下效力,他日,一但赵贤王举旗谋反,那些人皆是国家的乱臣贼子也,乱臣贼子,留之何宜,宜早斩杀于摇篮之中,灭绝于萌芽之态,方是国之大幸,此是其一,其二,今番殿下在黑龙潭的事情上,大胜而归,叛贼九门提督孟浩,也被圣上诛家灭族,赵贤王于此失利,其麾下之人,必然人心惶惶,多有观望者,而殿下,也因此,在朝堂上重塑声威,令人侧目,当此之秋,殿下若不趁势而动,一但待赵贤王缓过气来,成败之数,尚未可知。”

    闻言,太子赵贤,猛然大悟,如醍醐灌顶。

    神情也猛然的萧瑟了起来。

    “殿下,忠言逆耳,苦口良药,望殿下早定大计,勿失良机”见此,方玉又趁火打铁的说了一句。

    “好”闻言,太子赵贤一拍大腿,说道“成大事者,就应当机立断,就依方侍郎之策行事”。

    当即,太子赵贤,着令人撤了酒席,与太子府一干文武重臣,方玉,南山子,文君相等人,退到了殿后内堂,商议大事。

    众人退到了内堂,各抒己见,本着群策取其长的原理,很快的定下了行动的方向,先就拿新任九门提督使王跃与当朝礼部尚书方志开刀。

    九门提督乃是护卫京都邯郸城重要部队,只要把九门提督使王跃策反,控制在手里,那么在京都邯郸城,王子政的势力就失去一半。

    而礼部尚书方志,素与其族兄当朝辅方扩不和,这也正是太子切入的要害点。

    当即,太子赵贤就令太子府中的舌辩之士,太子府长史龚自珍前去说服王跃,务必把其策反过来,而刚刚被诛家灭族的前任九门提督使孟浩正是最好的切入要害点。

    至于礼部尚书方志,则是由太子赵贤亲自带人前去拉拢,以视看重依重之诚意。

    策反了王跃,方志之后,再进一步的逐步蚕食。

    正当众人在内堂商议大事之际,这时,一名太子府铁甲亲卫,走了进来。

    向太子赵贤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启禀殿下,赵国师与青竹真人已从南越魔境归来,带来了吉报”。

    “把报表递来我看”闻言,太子赵贤顿时大喜。

    从那铁甲亲卫的手中,拿过了报表,飞的看了起来。

    片刻,抬头大喜,拿着手中的报表,示向了众人,说道“好,真乃天助我也,不料赵国师与青竹真人,今次平服了南越众魔族部落,至使南越众魔族部落归降于我,掌控了南越境内的二座矿山,为我资用,正是解了我太子府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