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桑梓之念

    十月晚秋,府上的草木金黄。

    北朔没有再犯边土,家家户户的日子逐渐恢复到了往前安详。

    纤瘦的小娘子在银杏树下的石凳上久坐,饮着花茶。

    她低首把看着手里攥握的项饰,心里怅然。

    院中的鸟啼声灵动悦耳,湖里的游鱼随心追逐着,银杏叶飘在湖面上,金灿灿一片。

    拱门外的侍女走进来,带动的风吹散了落叶,打破沉寂。

    “娘子,马车在外侯着呢。”

    “知道了。”沈丝绾应声起身,手拂过冰冷的石台。

    “天冷了,加件衣衫吧。”小侍女从房门走出,将鹅黄色的褙子披在沈丝绾的肩上。

    树梢上的鸟飞走,眼下的人与景合二为一。

    人散尽,犹未尽。

    ……

    马车上的人声噤嘘,只有马儿落蹄与颠簸声。

    沈翕三月间日日为父亲与兄长熬制药膳,各种事情亲力亲为,无微不至。沈弥衡的伤势渐好下来便独来独往,时常与兵部尚书商讨战事,长夜不归。沈远书年迈的身体愈发虚弱,年轻时不上心的毛病如今皆需慎重。

    今日沈翕还要去药材铺挑选些新到的上等药材,未和沈丝绾同行。

    “娘子,到地了。”

    车夫的话令沈丝绾回了神,侍女扶着她来到南山脚。

    南山庙就在半山腰。

    这便就是帝都最灵验的佛教圣地。

    她仰首望去,山上一片暖色,黄叶与红叶交错,似新年街头串在一块的灯笼。中间的羊肠小路上的客人并不多,台阶横纵不平,积攒着光阴岁月,与过往人的故事旧忆。

    沈丝绾在心里叹了口气,毅然踏上这隔绝凡尘的路。

    大致过了一炷香,二人方看到匾额。

    不远地待有一个小和尚,年纪尚与沈丝绾一般大,他手握一串佛珠,为香客一一指引。

    “小师父,这么大便去出了家脱离了世俗?”沈丝绾不由惊讶道。

    小和尚见到来人,微阖双眸俯首向其行礼,青雉的声音中带有成熟之气,仿佛已然饱受经年,历尽累月。

    “两位施主,到此所为何事?”

    沈丝绾复其佛礼,缓道。

    “多扰小师父,我今日前来是为父兄祈愿的。”

    小和尚颔了颔首,抬袖指向东南方:“施主进庙後朝着贫僧所指方向去,祈愿的香客皆于此。”随后收手作礼,“阿弥陀佛。”

    沈丝绾折腰告谢,二人正欲离去,却又被小和尚出声所拦——

    “施主。”

    “桑梓之念,归在不远处。”

    流连皆在不远。

    沈丝绾回首看去,小和尚的眼眸依旧清澈,波澜不惊。

    “如今深秋,师父身上单薄,不冷吗?”

    “世间之物,由心而生。贫僧心中已无杂念,自然不被气象所难。”

    她看向他手里的珠串,真诚一笑。

    “多谢师父。”

    ……

    佛堂前的香客各自合手祷告,心念不一。

    “娘子,方才的小和尚所谓何意?”小侍女打量着四周,低声好奇道。

    “他说…”

    “我们会重逢。”

    “我们?”

    沈丝绾的嘴角微扬,抬首朝圣佛尊像走去,闭目合手,默默祈求。僧人递过三炷香烟,她跪在拜垫上,行三次拜礼,放置佛前。

    侍女一脸茫然不解,回忆着娘子的话。沈丝绾回首见她如此,笑着拍了拍侍女的肩头。

    “娘子可要回府?”

    沈丝绾沉默片刻,忽然想起什么事,走向一位年纪尚大的老僧人。他手持木鱼,跪坐佛旁拜垫正诵经礼忏。沈丝绾打发侍女先行离去,与山脚等候自己。

    她在拜垫前踌躇不决,老僧人睁开了眼。

    “小施主伫立于此可有疑惑?”

    沈丝绾连忙合手:“老师父,小女子确实有事相求。”

    老僧人颔首示意,和善地注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小娘子背过身,取出脖颈佩戴的那条瑾瑜琼玉,双手呈予他。庙里的光线透过玉石,使其愈发通透晶莹,一观便知其多珍贵,不可多得。

    “您可知此物从哪可求?”沈丝绾小心捧着项饰,心中隐隐期待道。

    老师父观摩了两眼,摇摇首。

    “此玉件质地宛如天成,色泽碧绿无暇,是块尚品之物,当是名门贵族才有。我等寻常寺庙僧人怎会知晓如此珍琳呢。”

    “这…不是庙中之物?”沈丝绾的神情怔住,再三确认,得到肯定的答复後满面尘灰色。

    段纭霖为何要骗我?

    她心里闪过一丝失落,才踏出寺门,复被另一处人群吸引驻足。

    那些人在做甚么?

    只见香客人手一个小巧秀气、做工精致的福袋,他们于院里的条案上执笔写下寥寥几句话搁置其中,赶往山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