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285 完美移植


    到时候不管是人员调度、赛事监控等等就都能高效的解决,总比用对讲机或者手机聊天群来的方便。

    之前秀水农林刚起步的时候,冯宇还是个刚从巨匠软件开发实验室出来的死宅,

    为了逼格,林场的第一代物联终端用的都是平板电脑,要的就是那种高端实验室的范儿。

    可惜的是后来在使用中发现在室内的岗位使用平板还算可以,但室外的人员、特种车辆上安装的终端平板……

    看着确实高端,可惜就是不怎么实用,易损坏费电也快、携带还不方便。

    给馨彤林牧和尚武林牧架设物联系统的时候,除了室内办公一些管理、监控等岗位的终端是平板之外,其余都换成了三防手机样式的终端。

    当然,可不是老人机的那种。

    而是带摄像、内置陀螺仪等原件可以链接操控无人机的那种,除了块头大、电池大、更坚固、系统不同之外,跟智能手机也没什么不同。

    同样更换了设备的林场员工戏称新终端叫小板砖,质量杠杠的,待机时间也长,野外甚至都能用来防身。

    逼格和实用的选择题上,某软件工程师向残酷的现实妥协了。

    这东西在冯宇眼里也就那么回事,但在方宝眼里绝对是难得的宝物。

    不说别的、现场监控、无人机、人员、管理者联动,就这一条简直就是为大型户外活动量身打造的。

    虽然他家员工冯宾埋汰他们赛车场还用老掉牙的对讲,但作为现代化比赛场馆,他们那里也有联动的系统,不过只是跟比赛有关的一部分联动而已。

    他们那套系统更倾向于现场的镜头跟踪、视频转播,并不适合户外活动。

    不仅不如秀水农林用的玩意高端,他也没办法搬过来。

    一个无聊、有钱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用了将近十年打磨的玩意,且不说科技含量有多高,但其功能相对其用途绝对已经趋于完美。

    当然,如果抬杠的话那一定有更好的,毕竟这套系统的内核本身就不是什么高端货,基础就已经限制了上层建筑的高度。

    林场物联系统的模块化内核是市场上能买到的商用版,虽然是最新的版本,也不可能比得上相关专业领域专用的内核好。

    可惜那玩意都是保密的货,冯宇不可能弄到,就算弄到了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拿出来用。

    不过林场这玩意好就好在它功能的普适性。

    如果把大型活动现场比作林场,把林场各个工种的员工比作活动现场的各种工作人员,把赛道上的车比作林场内活动的牛……

    所以这套系统移植过去,简直就像是为野外赛车活动量身设计的一样。

    方宝明白知识和知识产物都是有价的,但他也没打算据为己有,只不过是想让冯宇复制一套借用而已。

    顺带在借用几个熟练的操作人员,最好他这个开发者也能过去,帮着更改一些设定之类的就最好了。

    所以管彤自然出面抓壮丁,谁让冯宇当初答应的那么痛快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