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八四章 督战无情

    西伯利亚铁路线的交通枢纽之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近郊,哐当哐当向东进发的火车被迫停了下来。

    “下车集合,下车集合。”先前跳下去接受命令的王翻译在地面上大喊。

    黄炜等中国团士兵闻言,立马从闷臭不堪的车厢里跳了出去。

    很快,背着莫辛甘纳步枪的中国团士兵在一个角落开始集结,几个俄国人抬着沉重的木箱子走上前来。

    一名高瘦的俄国人走了上来,他叫华夫,是新任中国团的指挥官。虽然没有原来的指挥官米夫那么阴鹫残冷,却是一个胡搅蛮缠,喜欢蛮干的人物。

    华夫刚一站定,就开始激昂的说了起来。王翻译站在下首,一句一句地翻译着。

    站在前首的黄炜倒是听清楚了,至于后面的弟兄是否听得见,反正不是他所能理会的事情。

    苏俄中央政府成立后,向各地发出通电,要求立即向当地的布尔什维克组织移交所有权限,接受苏俄中央指挥。

    但是临时政府的影响超出了苏俄的估计,不少城市或明或暗地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意见,甚至很多干脆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苏俄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不过是莫斯科、彼得格勒等地区,绝大部分都处在观望的情况。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则坚决站在了维护临时政府的一方,不仅悍然出兵击败了城里准备夺取政权的布尔什维克,而且在西伯利亚铁路线上修筑了堡垒,准备抗击苏俄进军。

    苏俄中央立即下令,集结兵力进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刚巧处在最前沿的中国团,自然成了进攻的第一批力量。

    抬着木箱子的俄国人,撬开箱子后,从里面拿出一板板的子弹,一一递给中国团的士兵。黄炜等人身上背着的步枪,都是没有配发子弹的,只有临战才会下发五发或者十发而已。

    等将近四千人的中国团士兵发完子弹,又有几列火车停在了后方的铁路线上,苏俄在近郊集结了大约二万人的武装,准备开始发起进攻战斗了。

    五十多门火炮首先发起了进攻的号角。

    很快就有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升空了,紧盯着的华夫高举左轮手枪,马上跳出掩体,大声喊着“乌拉”,就带头发起了冲锋。

    王翻译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正式冲进流弹四射的战场,刚喊了一句,“弟兄们,跟着冲呀,”就一个踉跄摔了一跤。紧跟在王翻译身后的黄炜,一手夹着步枪,一手赶紧拉起王翻译,隐晦地缩在其他人的背后,向前冲去。

    枪弹不长眼,黄炜还是懂的,但是督战队无情,则早已体会过了。布尔什维克叫你往前冲,就绝对不能往后退。

    发起冲锋没多远,对方白俄军队开始反击了,战场上枪声大作,十几挺马克沁机枪喷射出炫目的火舌,死死地拦住了冲锋的苏俄军队。

    几十个冲在最前面的中国团士兵,猝不及防,直接就被密集的机枪子弹拦腰截断,前锋一下子就栽倒了一大片。

    几乎是在一刹那,华夫反应迅速,敏捷地滚进旁边的一个凹地里,死抵着头躲避对方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