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六章 集资建路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刚退役的五百多士兵整体转入北方工业公司,迅速补充了长期缺乏的公司中层人手,公司的业务现在才开始高速发展起来,实业救国的威力亦开始初步显现。还有近百士兵选择继续留在军营。

    远在兰州和汉中,近在阶州各地,北方工业公司的产业遍地开花,带动阶州经济快速增长,碧口的川甘陕三地货运码头更是客栈云集,帆船不断。

    徐尚武总办成功地研制出了105毫米延时引信炮弹,这也够用了。

    趁着过年时节,船只稀少,卢思指点方位,柳石带着重火力营硬是整整炮击了一个多月,再加上不时穿插实施的人工爆破,碧口至昭化航道被彻底修缮,大吨位木质帆船在纤夫的牵引下,第一次进入碧口码头,引起三省商贾轰动一时。

    莱恩的利佛航运公司并没有选择垄断航线,因此并没有对辛苦炸开的航道进行任何限制,这让嘉陵江上下的船帮为之侧目不已,也赢得了与之息息相关的数万船夫纤夫感激不尽,遇见利佛公司商船纷纷示好并主动退让。

    这自然是陈安的命令。

    垄断航运线路,只会造成码头的荒废,更是减少了总体的货物输送量。本身出产稀少,尤其是粮食急需汉中、四川等地补充的阶州,是绝对不允许这股商道被忽略乃至遗弃的。

    事实上,除了货物,人烟稀少的甘肃,也需要通过这条航道,输入川陕等地更多的汉人流民家庭,才能使北方工业公司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

    阶州原本就有六十五万人口,而北方工业公司的崛起,至少已经吸引了二万多个家庭近十万人涌入阶州,仅一个白龙江工地就是上千劳力,所需的粮食衣服都是十分巨大的。

    尤其是文县,六七万本地居民中有大半从事和公司有关的行当,甚至直接就是员工,再加上新增加的四万多川陕移民都是公司员工或北方军官兵,文县人口已近饱和,官府也几乎成了摆设,绝大部分事情在公司内部就可以解决。

    按照陈安的打算,文县人口就控制在十万左右,多余的移民开始向阶州各地输送,争取将阶州的人口翻上一番达到一百三十万左右,也就差不多达到阶州承载极限了。

    到时候,有十几万员工,连带家属就是六七十万人,与北方工业公司相关联,就是朝廷想要动手,也要斟酌再三才行。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巨大的骚乱呀。

    至于昭以下河段,北方军的重火力营就不适合南下了,否则就有侵入邻省的指控,只好让卢思的人手,慢慢地进行人工除险了。

    陈安也来到碧口码头,将愁眉苦脸的船帮老大王洪巽和六名精选出来的水性好手,送上船,准备前往英国军舰上实习半年,另外雇请的三名同文馆翻译将在上海同他们会合。

    莱恩通过英国长江航运公司高层的关系,又送一笔巨额赞助费,终于让高傲的英国军官同意,接收十名中国人在军舰上实习六个月,但是费用还要另外计算。

    王洪巽苦着脸找到陈安,恳请不要将他派出去学习,那鸟语听着就昏了,哪能在半年内边学边练习操作军舰呀。

    陈安叉着手,指着王洪巽的鼻子,大骂一通没出息,最后留下一句话,“要想当北方军第一任水军管带的,就给我带人去培训,半年内学不会的也不要回来了。”

    已近壮年,粗通文墨的王洪巽傻眼了,灰溜溜地走出陈家庄后,再三思考,最终丢不下面子,还是决定服从命令,去参加那个该死的英国军舰实习了。

    剩下六个好手,都是年轻人,精力充沛,是陈安亲自挑选出来,还逐个谈话,以示鼓励。唯一挨骂的,就是王洪巽了。

    金积堡董家忽然发来急电,董老军门病危,请陈老爷子能来的话就来一趟。

    陈安大惊,急忙将电报送给陈老爷子,同时也发电报给总督大人,他也要去看望董老军门。电报到了总督衙门,升允直接就是一个准字,并且马上派出彭英甲,代表总督衙门前往看望。

    陈老爷子身子骨已经不这么硬朗了,不能经受快马疾驰。陈安就先行一步北上,陈老爷子坐马车缓缓赶来。

    紧赶慢赶,陈安是直接在驿站过的三十夜,虎子搞了一个大火锅,乱七八糟的扔了很多杂碎肉末下去,混合着蔬菜,和着十几个护卫,狠狠地吃了一顿就算是过了。

    正月初五,陈安众人快马赶到了金积堡。当天值守大门的正巧是董六,马上将护卫们安排到堡子里的客栈,然后将陈安和虎子直接带进董府。

    看见堡子里没有哀悼的布置,陈安舒了一口气,董老军门看来还是可以的。

    带路的董六摇摇头,“老军门已经卧病在床不起了,医师说很难熬过元宵。”陈安顿时心中一紧,陈老爷子看来是来不及见董老军门最后一面了。

    董府内宅,董家主看见陈安亦是大喜,拉着他的手,急忙说,“跟我去见老爷子,看见你,他肯定会大喜的。”

    看见陈安这个晚辈,斜躺在病榻上的董老军门果然咧嘴大喜,高兴地说着,“陈家的小子,你来了,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