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3章:机械动力外骨骼

      说起创新能力,美利坚、德意志和岛国三大国,属于当之无愧的前三甲。尤其是美利坚,占据全球霸主地位,汇集了全世界最高层次的科技精英,每年的科研经费,几近是后面几个国家的总和。

  他们的科技水平,同样走在地球文明的前列,占据各个学科的制高点,俯视着下方追赶的国家。

  华夏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不好说,感觉似乎有种创新的热潮,却又没有真材实料的成果出来。抛开创新不谈,单说学习模仿能力,华夏绝对是全球最厉害的存在。

  只要你敢把东西亮出来,没有我们仿制不出来的,虽然技术含量不比原版,但在价格上要低得多,堪称物美价廉的代表。

  其实,这也是华夏的无奈,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能通过代加工赚取微薄的利润,再不通过山寨求的活路,早就生存不下去了。

  这个问题归根究底,还是底子太薄,第一次工业革命没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时,我们才艰难地上了车。

  可惜那些老司机,根本不愿意带带我们,将核心技术藏着掖着,生怕我们偷学过去,只把那些早已过了专利期,或者众所周知的技术,施舍般丢给我们,美其名曰“技术转让”。

  因此国内的科研人员,心底深处早就憋着一团火,这把火代代相传,从钱学森到邓稼先,从程景润到华罗庚,从袁隆平到屠坳坳,无数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刻苦钻研。

  我们制造出两弹一星,我们把宇航员送上太空,我们的核潜艇纵横四海,我们的数学成果摘得明珠,我们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无数人,我们的青蒿素救活了无数生命。

  可是,我们依然被称为大国,而非强国,因为我们科技的整体水平,确实落后先进国家不少差距。

  但这个差距,终将被追赶上,不仅如此,这次要换我们,站在上方俯视他们。

  当第一块超级智能芯片,在大龙基地实验室研制出来,标志着华夏依赖进口芯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种超级智能芯片,采用从巨无霸身上提取的硅晶材料,其性能比国产的龙芯芯片,至少高出好几个等级,比全球最新芯片,同样领先两到三个层级。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乃是比利时微电子中心研制的3纳米芯片,尺寸的缩小,使得逻辑晶体管密度可达到每平方毫米3.024亿个晶体管,堪称纳米操作的极限。

  利用硅晶材料,加上吕秀提供的完整技术,研制出来的超级智能芯片,精度已经达到了0.1纳米。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数量,足足达到了90亿晶体管,运算速度飙到飞起,不知把3纳米芯片,甩到哪个角落去了。

  紧随超级智能芯片之后,第一台投入使用的等离子发动机,也在发动机实验室诞生出来。

  脉冲等离子发动机,属于未来航天领域的新式发动机,具有无与伦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实际上,国产的脉冲等离子发动机,早已研制出来了,但是功率低得令人发指,只能输出推动一张纸片的动力,技术远远不够成熟。

  这次研制出来的等离子发动机,用上了常温超导材料,又利用巨无霸的储能器作为材料,同时运用了超磁理论,制造出极其强大的超级磁场,大大提高等离子体的喷射速度,使其速度提高了几百倍之多,真正能运用到实际中来。

  为什么率先研制出超级智能芯片和等离子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