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0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是70年前战地记者魏巍,在朝鲜战场上采访的时候,书写的一篇新闻稿,歌颂了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壮志报国的伟大事迹

  70年过去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得十六国联军节节败退,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伟大军队,已经经历了70年风风雨雨。

  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在网上弥漫起来,诸如人民子弟兵没有战斗力了,诸如军队内部贪腐现象太严重了,诸如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不敢为国捐躯了。

  我要说的是,这都TM瞎扯蛋。

  君不见,对越自卫反击战,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事迹;

  君不见,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多少子弟兵舍生忘死,用身躯铸就钢铁长城;

  君不见,2008年汶川大地震,又是谁紧急赶赴灾区,援救深埋地底的民众。

  ······

  这样的事迹太多太多了,和平年代的军队,确实给人不深的印象,但每每灾难来临,都是他们第一个冲上战场,热血奋战,奋不顾身。

  当硅基洪流涌上华夏大地,始终战斗在最前线的,正是一直保护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徽州省首府,庐城,此时万炮齐发,炮火轰鸣,一场大规模战役,正在沸沸扬扬进行中。

  新年伊始,从江浙沿海登陆的硅基生命体,顺着长江沿线一路西侵,先后侵蚀了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徽州东部城市群,最终濒临庐城。

  在庐城一百多公里后,是吕秀的故乡皋城所在地,也是大龙基地所在。

  为保护大龙基地不被破坏,华夏高层紧急调遣了十二个集团军,组成长江集团军群,阻挡气势汹汹的硅基洪流。

  长江集团军群,沿着庐城一线驻防,庞大的重兵集团,组成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死死抵住硅基洪流的步伐,将它们拦在这里。

  一百多万大军,分成三个主要方向,将庐城和皋城紧紧围在中间,誓死不让硅基洪流冲击过去。

  如今的大龙基地,聚集了大量科研人才,数百家企业搬迁至此,又耗费巨大人力和物力,动工建立高科技研发生产中心,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

  庐城六十公里外的庐县地区,长江集团军群第二方面军,三十五万大军汇集在此,一万三千辆坦克和各种火炮,外加各类重型枪械,组成猛烈的火力网,封锁住硅基洪流的前进步伐。

  从三月份开始,双方在此激战两月有余,第二方面军消耗的炮弹数量,足足堆成了十几座小山,炸碎的硅基生命体,把周围地面抬高十几米左右。

  史无前例的大血战,堪称华夏战争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成百上千的战斗英雄。

  二级战斗英雄邢玉堂,重伤不下火线,在敌人冲上来的时候,拉响了留下来的十枚手雷,炸碎一大片敌人。

  一级战斗英雄王文英,99式重型坦克驾驶员,在炮弹打光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开着坦克,冲进敌人群中,撞死了大片敌人,最终不幸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