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3.摸索中的姜氏练兵法


  “李世民立即下令集中精锐骑兵攻击窦建德已经有动摇迹象的左翼。李世民率先出发,大军跟随在后,向东涉过汜水,直扑敌阵,开始总攻击。窦建德的军队由于猝不及防,加上疲惫,出现了部分的崩溃。唐军的精锐骑兵不断调动夏军的防御阵地,当夏军由于防御阵地的转移出现混乱的时候。”

  “李世民决定出动自己的王牌,他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一千名玄甲骑兵,在程咬金、秦琼等悍将的伴随下对窦建德的军阵发动最猛烈的冲击,最终凿穿夏军阵营,并最终导致了夏军的崩溃。”

  “此战之后,窦建德被俘,王世充得知窦被俘后,最终出城投降。而大唐也在击败这两大强敌后,最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局面。”

  讲完虎牢关之战后,姜明便问底下将官:“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在虎牢关战胜人数多于自己的窦建德?”

  钱一株道:“因为窦建德仗着自己军力多,骄傲轻敌以致战败。”

  顾平道:“窦建德指挥失当,只是被动挨打,最终阵形被冲乱导致大败。”

  其它人有说窦建德的将军不够武勇的,有说士兵的纪律不好的,有说战略失当,不该顿兵于坚城下的。。。。

  姜明听完大家的发言,总结道:“在战略上窦建德肯定是该救王世充的,这是唇亡齿寒的道理。但他对这场战役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出现了骄傲轻敌的现象,所以被唐军抓到机会偷袭。而在顿兵于雄关的时候,没有及时修正战略,这个时候窦建德掌握战役的主动权,可以采取凌敬的策略,趁唐国内部空虚,进攻太行山以北的大片土地,从而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最佳局面。”

  姜明继续道:“另外,即使与李世民在虎牢相持,十几万大军面对半天的饥渴就出现了临战想退,想喝水的心思,在几百骑兵攻击下,侧翼就出现松动,反映了军队纪律性差的问题。所以,窦建德的军队被击败是必然的,因为无论是战略全局上、战役指挥上,还是军队素质上,窦建德军都是完败。”

  姜明最后说道:“你们记住,一只没有纪律的军队,无论多少人,都不过是乌合之众。咱们三岭军就是要成为一支绝对服从命令的军队,泰山崩前而面不改色的军队,敢面对任何强敌的无敌之军。”

  底下纷纷应声道:“将军说得好,末将永记大人教诲。”

  其实姜明也不是军事专家,不过他喜欢听大家讨论军史,从过往的军事案例中,一起学习探讨军事指挥的得失。其实,古代的将领的指挥作战的经验心得很重要,都是实践出来的真知,但这种宝贵的经验价值被将领世家看得比命还珍贵,因为这影响着家族的荣华富贵。因此,古代的兵法往往都是父子相传、师徒相传。

  军事才能既可以从实战中获得,草原民族没有文化传承,军事才能都是从不断的战争中锻炼出来的;也可以从军事案例中砥砺学习中获得,姜明也没办法,只有发挥集体智慧,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总结,互相提高,再从以后的战斗中积累经验,弥补军事理论的不足。

  对普通士兵,姜明这十来天不断教他们识字,结合很多励志故事,思想素质都有进步。姜明还隔三叉五的教大家一些歌,像改了歌词的《团结就是力量》、《为了谁》、《精忠报国》,将士们很喜欢这种简单直白、又朗朗上口的歌曲,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娱乐太少,而歌声是不分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