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九章 苻皇帝

    ?两派分一庭,一国抗八荒?

    不出半个月,无夜城老王爷曹罡去世,长子曹晟继承王位的消息传到晋国帝都,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晋国百姓多大的关注。

    因为帝都有更大的事发生——原皇太子司马隽回朝,容国府嫡长子容修,如今大部分文人的新晋精神领袖,站在了六皇子司马烨的阵营。

    两方如今光明正大的对立,但都没什么实质性的攻击举措,都只不过打打嘴仗,仿佛都在衡量彼此实力,伺机而动以待一击致命。

    每日早朝,恢复皇子身份的司马隽与阓稷王司马烨都会唇枪舌战,支持大皇子的丞相左铭秋也会时不时挑衅容国公。

    不过对于丞相的冒犯,容国公一直无动于衷,实在是懒得理他。现在局势缓和,没有战争,他得好好补补觉,要是蒙古人急功近利,真打起来,他也得披挂上阵,卫彦适合守军而不善于用兵,到时候他得去帮携自己的好基友。

    所以说,现在容国公一方面养精蓄锐,另一方面他把精力放在他的彦弟身上,琢磨着怎么下个圈子把他套在京城,而且还不会惹他生气,以免又是几十年不理自己。

    容剒:心好累_(′?`」∠)__

    昨天晚上容剒又偷偷去找他的彦弟,死皮赖脸到午夜才进屋,然后……可累坏他的宝贝彦弟了。

    想到这,容国公心情大好,反正衣服宽大,别人看不见他的小动作,他就稍微活动一下有点酸痛的脖子和腰,一不小心就摩擦到背上被彦弟抓破的地方,不由得微微蹙眉,嘴角却无意识的勾起来,然后继续闭目养神。

    皇帝端坐在高位,把底下人尤其是容国公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对下面这些人了如指掌,甚至知道他们之中的一大部分人如今在想什么,要干什么。

    当他看见今天早上又没有上朝的大将军卫彦以及居于首位的容国公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袖子下的拳头早已经紧紧握起,眼里迅速的划过一丝狠厉,可是,容国公不能训,卫彦更不能动。

    对于皇帝司马苻而言,自己每天都像牵线人一样,摆布底下的木偶。

    他感觉无聊至极,守百年江山,享无尽孤单,这是每一代帝王的无奈,然而真正让他不满的是自己钟意的猫儿对自己不理不睬。

    由此开始了苻皇帝的日常点名环节:“今早,塞北统领密报蒙古发兵,很快蒙古军便败退。容爱卿,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容国公显然不喜欢睡觉被打扰,不满的望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

    皇帝瞥了他一眼,

    卫彦不在,满朝只有你当过大将军了,不叫你叫谁。

    容国公慢吞吞的出列,实在不想回答问题。

    对于明眼人,只要对方一个举措,双方就可以知晓下一步怎么走。

    不过为什么心知肚明的皇上那么喜欢点名?容国公不着痕迹的看了丞相一眼,把他眼中的恨意一览无余,容国公心里无奈的叹气,还能怎么样?看我不顺眼就给我拉仇恨呗!

    寒门出身的左铭秋心里芥蒂自己的出身,虽然有真才实学,但是一直喜欢出风头,为某些大臣不齿,又把自己对他的不理不睬错意成蔑视,种种原因导致他对自己深深的敌意。而司马苻这老小子从小到大就给自己使绊子,乐此不疲的干着一些恶化丞相与自己感情的事。

    “臣以为蒙古人之所以敢在两军缓和之际违背约定,贸然出兵,一定是趁着无夜城易主,一举拿下塞北,避免像二十年前那样腹背受敌。然而无夜城屹立百年,即便威震天下的曹罡去世,这一届城主不问世事,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这场战争暂时还打不起来。”

    “陛下,臣以为国公所言欠妥。一旦塞北失守,便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百姓流离失所。此次战争不可大意,应当遣派卫大将军继续保家卫国,扬我国威。”

    “儿臣以为丞相大人所言极是。”大皇子司马隽出列

    “父皇,儿臣认为国公所言非虚,应当采纳。”阓稷王司马烨寸步不让。

    容国公不想多言,反正皇上打着封赏的旗帜召彦弟回朝另有安排,只要暂时彦弟还不会回塞北,他就不着急。

    容国公继续走神,想着回去要怎么哄现在在赖床的卫彦,昨晚上自己玩的有点过,他别又耍小脾气。

    左铭秋看着容国公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气就不打一处来。

    凭什么有的人明明什么都不在乎却拥有一切,凭什么有的人表面上风风光光,背地里更是顺风顺水,凭什么有的人的起点就是别人终其一生也够不到的顶层,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