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章 出发

    接下来的几天,所有人都忙得团团乱转,因为队伍经过重新调整,前段时间又是老兵忙于作战,新兵忙于训练,所以新兵和老兵互相都不太熟悉,更不了解,这就需要有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可是,因为时间紧急,这个磨合过程只能缩短,必须在两三天之内完成。

    四个大队长都急疯了,逼着士兵没命的训练,什么协调攻击,互相掩护,练了个不亦乐乎。

    晶晶和戴维也加入里训练,戴维是必须要去的,医生伴随部队作战,会极大提高部队的士气。晶晶则是自己强烈要求要去,本来萧峰是不同意晶晶去的,可是后来萧峰考虑到,在哈尔滨人生地不熟的,难免需要化装侦察,有一个女孩子做掩护,会比较方便一些,所以也就同意了。既然要去,就要有充足的体力,所以两个人也自觉的加入训练,好在戴维体格健壮,又经常锻炼,体力上还过得去,虽然不能像那些士兵一样疯狂训练,不过跑个徒手越野什么的倒不在话下。晶晶因为前面有基础,就抱着一把M1步枪,专门练狙击,她对当一名狙击手很感兴趣,而且这些日子练下来,射击成绩提高很快。萧峰也很赞成她练狙击,一个是女孩子性格安静,在耐力方面先天就比男人要强一些,另一个就是安全了,狙击手一般以远距离射杀为主,很少有面对面交手的时候,这比起冲锋陷阵的士兵,安全性上要高了很多。

    有了萧峰的支持,晶晶练得兴高采烈,虽然累得呲牙咧嘴,但是绝不叫苦,这份顽强的毅力,让那些士兵佩服不已。

    萧峰和石牛带着王振才那帮工人忙着制作装备,什么燃烧弹、火箭弹、反坦克手雷,还有基地防卫用的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都要准备一些。燃烧弹的制作工艺已经改进,不再是用玻璃瓶子临时客串,而是自己翻砂做成铁壳,里面装上配比好了的汽油,用火药引爆,样子就跟手榴弹差不多,只不过个头大了许多,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携带。用于基地防卫的反步兵地雷,就做得有点缺德,萧峰把它们全做成跳雷,人一旦踩上,地雷不是马上爆炸,而是先跳起一米多高,正好在腰部爆炸,地雷威力不算太大,挨上一个,不一定会要了小命,可是小鸡鸡是肯定保不住了,所以它的吓阻作用要比实际威力大得多。这种跳雷跟反坦克地雷混合在一起,埋得基地周围到处都是。

    忙碌中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第四天晚上,在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所有出征的士兵带着各自的装备,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登车出发。

    看着那装备精良的队伍,萧峰心里不禁有了一丝骄傲,这次出征,除了狙击手、炮手和火箭筒手以外,所有士兵都用上了自己加工制作的XF-37步枪,每支枪30发容量的弹匣,比起M1那仅能装八发子弹的弹夹,火力持续性大大提高。

    狙击手因为讲求的是射击精度,在这一点上M1的性能还是要极大的优于XF-37,所以狙击手手里拿的还是装了白光瞄准镜的M1。

    迫击炮手没有变化,还是二十人,二十门只有炮管,没有炮架炮盘的迫击炮。但是多了二十门四零火箭筒,有了这家伙,小鬼子的坦克和那些坚固的堡垒对于无常特种部队来说,就是一道美味的点心。

    除此之外,所有士兵统一装备防弹衣、防弹护盾,一支汤姆森冲锋枪,一支M1911手枪,四枚甜瓜手雷,一枚反坦克手雷,一枚燃烧弹,一把由工人按照萧峰给出的图纸,自己制作的仿德式工兵铲,还带了一些定时炸弹。

    因为弹药补充不便,ZB-26轻机枪退出了无常特种部队,这对于特战队来说,火力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两支XF-37的火力,足以超过一挺ZB-26的火力密度,而且两支XF-37一次装60发子弹,所拥有的火力持续性,大大超过一个弹匣只有20发子弹的ZB-26。

    通讯装备则有二十多部步话机,两部大功率电台,这种强大的通讯能力,强大的攻击火力,强大的防护能力,萧峰自认为,在这个时代,全世界也挑不出第二支部队。

    整个部队连萧峰在内,共有二百六十七人,个顶个都是响当当的钢铁汉子。这是一支无与伦比的部队,他所能发挥出的恐怖战斗力,没人能够估量出来。

    部队快速而有秩序的分别登上十辆卡车,在告别留守人员后,就踏上了遥远的征途。他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连云港,特战队将在那里弃车登船,奔赴东北。

    车队一路疾行,经太仓、常熟、南通、如皋,天将黎明的时候,到了江苏盐城附近,因为上海距连云港有六百多公里的距离,加上道路年久失修,路况极为恶劣,一夜时间根本到不了连云港。为了保密,车队不能在白天行动,萧峰命车队在盐城附近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停下,隐蔽休息了一天,于第二天晚上下半夜到达连云港。

    到达连云港后,萧峰没有带车队进入港口,而是直接把车队带到连云港北面三十多公里的海边,江云帆早已等候在那里。

    萧峰跳下车,江云帆快步迎上,说道:“萧兄弟,一切都准备好了,你们可以马上登船”。

    萧峰握住江云帆的手说道:“江兄,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