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十九章 安善城邦时期

    甘盘是武丁时期的十位事迹较多的大臣之一。关于武丁的臣子,在史书里记载的只有甘盘和傅说两个人,但是甘盘见于卜辞,称作“师般”,傅说则不见于卜辞。卜辞中没有“大臣”这个词,只有“小臣”,这个“小臣”就相当于后来的大臣,地位相当高,比如商汤的相伊尹,官职是保衡,也被称为“小臣”。

    师般的司职的确很多,参加的活动很多,为商王奔走办事,是商王武丁的近臣。胡厚宣说:“所以知般为近臣者,般即师般,它辞或贞师般之祸福,或贞师般之行纵,或贞呼师般,或贞令师般,或令师般祭祀,或令师般游田,或令师般出师。”

    在商王武丁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很重要,所以对他也十分关心。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甘盘便是甘氏的始祖,或者说是第一个历史留名的甘姓名人。像《姓纂》、《姓谱》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而甘盘之得姓,则夏有甘国是以国为姓,就是说夏朝时就有甘国了,而甘盘无疑是该地人士,以国为姓,如同炎帝以姜水为姓一样。

    甘盘和傅说,是商朝高宗武丁时有名的两位贤臣。甘盘本为一位隐士,傅说则还是犯了“胥靡”劳役刑的囚犯。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

    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这件事在《墨子》、《国语》、《吕氏春秋》、《帝王世纪》、《尚书》等书中均有记载,内容也大同小异。

    武丁年少时,其父小乙让他在民间生活,颇知民间疾苦。后来,武丁即位商王,守孝三年不言(不是不说话,而是对政事不表态)时,政事决于甘盘和众元老,但是武丁希望有才能的真正亲信来辅助自己。

    bc1331年(武丁三年),武丁在傅险(山西平陆县)找到了囚徒傅说(yue),他的才能使得武丁认为找到了一位真正的得力助手。但是傅说的地位太过低下,所以武丁只能用夜梦天降启示,得辅政的圣人的名字叫说,于是告之臣下寻访圣人,终于过了一段时间才装作是寻找到了圣人,正式将傅说引入朝堂,而且为了防止反弹,不得不只任命了一个普通大臣的地位,当然也是对傅说的一个考验。

    bc1328年(武丁六年),经过三年的政事考验,武丁正式任命傅说取代甘盘为卿士(宰相),当然甘盘的地位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甘盘作为老师,不再奋斗在政治前线,而是到封地为诸侯。

    《史记正义》记载“邑,殷王武丁始都立。”

    武丁正式执政后,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北方抵御戎狄的兵力,决定将都城由黄河南岸的西亳(河南洛阳偃师市)迁到黄河北岸的(河南鹤壁淇县),建立都,这是的首次建城,所以后人称之为武丁城。

    但是建城之后不久,由于黄河水患,不得不停止营建,都废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