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章 有巢氏

    后人对大禹充满了敬仰之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微禹,余其鱼乎!”意思是没有禹大人,我们都变成了鱼鳖。人们感念他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禹下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王城百里以内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内要交纳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内要交纳谷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内要交纳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内要交纳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近甸服一百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处二(原文作“三”)百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

    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近侯服三百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

    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近绥服三百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二百里以内要遵守王法。

    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远边的荒远地区:近要服三百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禹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北方安抚到山戎,东北安抚到北发(发)、息慎,西方安抚到析枝、渠、氐、羌等西戎部族,东方安抚到长夷、岛夷等沿海部族,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禹创制《箫韶》歌颂舜帝的德政。传说夔担任乐师演奏《箫韶》时,奏完九通,凤凰都被召来了。

    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发扬。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治水成功后禹对舜帝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此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万劳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

    bc2248年,司空禹在治水途中讨伐不听调遣的曹魏一带的西戎部族,并将之降服。

    bc2237年,洪水完全退却,治水获得圆满成功,大禹得到人们的爱戴。

    同年,舜将天下初步划定为十二个行政州。

    bc2236年,舜下令在陶地(sx平遥)建立行宫,给尧休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