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 良渚文化

    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

    灭夏后商汤本想把国都定在夏都斟寻。但是,为了安抚夏朝臣民,进一步巩固其取得的政权,还是保留了夏社,把夏代的重臣集中于夏都斟寻,并予以严加看守,防止夏人作乱。而在夏都附近重新建立了一座新都,也叫做“亳”,后人称为西亳(河南洛阳偃师市)。

    《尚书.汤誓》上说:“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论》。”这就是说成汤本欲把商社迁到夏社,由于考虑到巩固统治、安置夏遗民的问题,这才保留了夏社而另建新都的。

    所以夏都斟寻与商都西亳虽然都在现在的偃师,但两者不是一座城,距离较近。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河南商丘睢阳区)。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亳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实际诸侯朝者千八百国(1800)。

    汤经过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汤武革命”。

    四百多年前夏禹建国时在涂山大会诸侯时,“执玉帛者万国”。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这些上万的“诸侯”由于兼并、融合,到汤建国时,只有1800个诸侯。但是这时商汤统治的地域远比夏禹时大。

    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三让。遂即天子之位。“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也就是在“三千诸侯”(实为1800诸侯)的拥护下,汤作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汤,统治时间:bc1677--1666年。

    bc1677年,汤登上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领有天下,此时汤已任商侯17年。汤按照历朝的惯例封了夏桀的儿子淳维一个诸侯之位(斟寻国,旁边就是商都西亳,被重兵看守)。商朝建立,为了防止夏的势力死灰复燃,汤选择了以西亳(河南洛阳偃师市)为都。现在的偃师商城遗址即为商汤建立的新都西亳旧址。

    遥尊高辛氏之四妃曰简狄为先祖。帝喾为远祖。契为封国之始,长为尧司徒,成功於民,受封於商。後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以乙日生汤。

    淳维,或名熏育,为夏桀妾之子,喜为其后母。

    淳维和桀的妃子们有染,被密报给汤,汤认为这是极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剥夺了淳维的爵位,也就是说不能再成为斟寻国君,并打算进一步惩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