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七章 贤后妇好

    bc2939年,此时是乌鲁克国王圣图穆斯统治时期,恩美巴拉格西向乌鲁克发起进攻。在战场上,恩美巴拉格西败给了乌鲁克,并且被圣图穆斯生擒活捉。

    这一场苏美尔人的内部战争,使得苏美尔人失去了对埃兰的控制,基什由于与乌鲁克的战败,新任国王不得不将驻守苏萨的军队撤回国内,以应付乌鲁克人的威胁。

    bc2939年,阿万城邦国的国王哈勒塔姆图在苏美尔人的大军撤走之后,在苏萨城空虚的情况下,入主苏萨城,建立了阿万王朝,宣布统治埃兰地区,各个城邦国向其臣服,形成了一个松散型的联邦制国家,这个国家被苏美尔人称为埃兰,标志着埃兰国家政权的形成。

    埃兰elam,实际是雅利安的另一种音译,也与今天伊朗iran的称呼相近。所以伊朗的雅利安人与印度的雅利安人实际上都是雅利安文明。而雅利安文明(印度与伊朗)与苏美尔文明(伊拉克与埃及)差不多是同一时期。

    埃兰elam阿万awan王朝,也被称为苏西安纳susiana王朝,或者舒善shushan王朝,这个名称由其首都苏萨而得名,是古代近东的主导力量之一。埃兰人自称哈勒塔姆图haltamtu或者haltamti王朝,以其创始人而得名。

    阿万王朝占据了今天伊朗的卡伦河流域的胡泽斯坦省的领土,实际并没有统治埃兰全境,但其它的城邦国尊重阿万的王位,形成从属关系。

    正是在其统治时期,埃兰文明脱离了初期城邦林立的混乱时期,文字的简化表明其的政权开始步入正轨。

    最早的埃兰文字是象形文字,其中以苏萨的前埃兰时期半象形文字书写系统发展的最好。苏萨被认为是前埃兰文明的发祥地。

    后来苏萨开始受到伊朗高原东部的雅利安文明影响,大约从bc2900年开始,原始埃兰文字开始简化,最后演变为音节的线形文字。考古学家从石雕、陶片及银瓶上得知线形文字符号约80多个,一般是从左而右、从上而下书写。

    1961年,w.辛兹(waltherhinz)解开了线形文字之谜。他从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块埃兰王铭文石刻着手。该铭文上刻有两种内容相同的文字-即埃兰线形文字及巴比伦楔型文字译本,而巴比伦楔型文字早已被成功解读,辛兹就是对照着巴比伦楔型文字而对解读埃兰线形文字取得重大突破。

    埃兰人的社会初期是仿照雅利安人的种性制度建立的,将社会划分为多个等级,但是后来不断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各城邦的威胁以及贸易交流,等级制度才被打破。而在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文明由于有埃兰地区的遮挡,基本不受外界的影响,所以保持了数千年的等级制度,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仍然保留。

    胡姆巴巴humbaba,统治时间:bc2916--2892年,与吉勒伽美什同时代。

    bc2916年,胡姆帕帕继承了埃兰王位,成为埃兰阿万王朝的第二任国王。

    在其统治时期,埃兰向乌鲁克的吉勒伽美什臣服。

    此后即形成传统:当苏美尔地区的君主强势的时候,埃兰就会向其屈服,如果统治混乱,则埃兰就会拒绝臣服。似乎埃兰内部很容易形成统一意见,并且往往以国王的意见为各邦国的统一意见,这与苏美尔人的一盘散沙形成鲜明对比。

    胡姆班哈普阿勒humban-hapuai,统治时间:bc2892--28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