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卷二第282章:回京

    又准备了两天行李,东溟子煜和上官若离就带着一行人先回京,在奉承会合了顾然和顾凌云。

    就两个月的回乡假,来的时候用了二十来天,在家待了十来天,回程就很紧了,也没游玩的时间,晓行夜宿,提前三天到了京城。

    东有粮、陈青云、栓柱一家、东石、周显、陈荣、二虎、高留根、周立冬几个直接去帽儿胡同御赐寨子那边,大郎去点心铺子,东溟子煜一家,三丫、陈月月、孙氏、二郎、三郎、四郎、六郎去梧桐胡同的小院子。

    东溟子煜带着陈青云去拜访苏大儒、智空大师、南安候和上官老丈人家,给他们把土特产送去,然后去翰林院销假,第三天就去正式当职了。

    苏大儒看在东溟子煜的面子上考教了陈青云的学问,说火候不够,考鹿鸣书院有些吃力。

    陈青云很受打击,回来一天都打不起精神。见识了南安候府、上官府的富贵,也有些迷茫自卑。

    他以为在奉城自己在秀才里是年轻的,可以说是佼佼者了,可到了鹿鸣书院才知道,十五、六岁的秀才,十七、八的举人,一抓一大把。

    是东溟子煜一路高歌连中六元给他一种考科举很简单的感觉,他至少比东溟子煜年轻、读的书多。听大丫说,她四叔就是多年前读过五年多书而已。他五岁启蒙,已经读了十四年的书了。

    寒门学子进城,这种心里落差不可避免,东溟子煜不会安慰他。

    东溟子煜给他找了一些鹿鸣书院和别的中等书院往年的考试卷子,让他做做看,到时候去考一考试试。

    陈青云自己带的有一个小厮,上官若离让白英找了个伶俐的小厮带着他们出去转转,也顺便看着他。书生容易搞出些风花雪月的事,她可不想陈青云出事挨埋怨。

    上官若离也挺忙的,张罗着搬家,置办一些过日子必须的日用品。

    等搬到新宅子里安顿下,就带着三郎、四郎、五郎、凌月去上官家的府学上学。中午都在那儿吃,但是上官若离付束脩、饭钱。一个是不想孩子们养成索取无度的习惯,一个是不能让他们因为白吃白学就气短感觉低人一等。

    至于二郎,他十五岁了,不想考科举,对念书没兴趣,想习武。上官若离就走了上官若兰的关系,让他去南安侯府和顾然作伴一块儿上学。南安侯府是武将世家,他们的府学里,有兵法课和习武课。

    二虎、陈月月、高留根、周立冬、三丫几个去上官家的杏林堂药铺去做学徒,按照规矩,先从药童做起。幸亏他们除了上官若离就是跟着上官是和上官家的大夫学医,和药铺子里的人属于师出同门,一个路数,不至于太手忙脚乱。

    陈青云也经常出去参加一些文会,去书铺子里跟学子交流什么的。

    这天,他去书铺子里买一本诗集,看到有人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