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零八回 济水帮(一)

    夜晚,天上乌云低沉,地上除了呼啸的北风再也没有其他任何杂音。潘文龙坐在灯下,看着手中的信纸,双眉紧紧皱起。信是青州窦家的大公子窦英写来的,要求潘文龙截住一批人马,从登州往梁山泊的人马。

    潘文龙是济水帮帮主,人称铁背苍龙,使一口金丝大环刀,时常背这一个铁盾,遇到劲敌右手刀左手盾,在江湖上罕逢敌手。

    北宋时期济水是齐鲁漕运的重要河段,水路通畅时,河道极其繁忙。济水帮手下数千人,主要是靠帮助商家运送货物为生,并不是那种光靠打打杀杀过日子的**帮派,但是既然要吃江湖这口饭也就免不得要与绿林**扯上关系。潘文龙为人豪侠仗义,在济水这一条道上的江湖好汉中声望很高,基本上济水帮护送的商船都不会招到抢劫,因此济水帮一直以来都过得比较滋润。

    不过再从梁山兴起以后,济水上的商路繁盛程度削减了大半,济水帮的生意差了许多,帮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半年前梁山泊晁盖身亡,窦家经梁山泊往东京的盐路再度断绝。窦家家主窦天彪趁机剥夺了窦雄在济水一带贩卖私盐的权利,而把这一个重要地区的生意交给亲子窦英。

    窦英接手后,立即与济水帮搭上了头,借助济水帮在济水一带的便利贩卖私盐,

    给双方带来了极大的利润,缓解了济水帮的困难。

    可是好景不长,窦天彪和窦英都没料到,窦雄会铤而走险,亲自再闯梁山泊,又取得了与梁山的合作重新打通了通往东京的道路。

    济水帮的势力范围所在的这些州县都离海边比较近,私盐的利润哪有运往东京的利润高啊。窦家旗下的小盐枭立即投向窦雄,使得窦雄在窦家的威信重振,窦天彪无奈之下只能允许窦雄重新掌控到东京的盐路。这让窦英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嫉妒就是生长在人心上的一根毒草,一旦长出就不会断绝。窦英在这棵毒草的折磨下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那就是利用合作伙伴济水帮来截断窦雄好不容易打开的东京盐路。

    于是潘文龙就接到了这封让他纠结万分的书信。这事作吧,不但要破坏济水帮不杀人越货的宗旨,还会得最梁山。

    如今的梁山威震山东,得罪梁山的人就没有好下场的。没见祝家庄吗?那可是一方豪强啊,就因为抓了个偷鸡贼,就弄得庄毁人亡。这样的势力谁都不敢得罪啊。

    这要是不做吧,失了窦英的面子,济水帮好不容易得来的财路又要断绝了。

    潘文龙反复盘桓,猛地一咬牙,下定了决心,这事不能做,断了窦家这条财路,全帮上下紧巴点还能呢个过下去,要是得罪了梁山恐怕就有毁帮之后。想通了之后,潘文龙将书信随手往桌上一放,转身上榻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早,潘文龙到村中有转了转,看看帮中的一些老人过冬的物资是否充足。济水帮的总舵在济水畔的一个叫做北清镇的大镇上,帮在水上谋生活的青壮,都驻在总舵内。而帮众的老弱妇孺都在离镇子二十多里的一个村庄中生活,村庄周围的土地本是一片荒滩,经过济水帮几代人的开垦倒也有了些薄田,专供无法继续在水上跑生活的帮中老人耕种。

    潘文龙在访完村中的父老已经是下午了,等他赶回总舵中时,忽然想起昨夜放在桌上的书信,想去拿来毁掉,不留书信却不翼而飞。他连忙找来打扫房间的下人询问,都说没见过,又问还有谁进过房间。下人们想了老半天,只说大少爷曾经来找过他。

    大少爷就是潘文龙的儿子潘杨,一身武艺得了潘文龙亲传,在济水帮中除了他自己不做第二人想,只是年轻人本事一大就免不得气盛,做事往往冲动不顾后果。

    “扬儿前些日子与窦英走的颇近,要是他看到书信,不知会做出何等事来?”想到这里,潘文龙脑门上都急出一层细汗来,在房内转了两圈,急忙对守在门口的下人喝道:“快去叫少爷来见我。”

    下人去后,潘文龙又在房内团团转了几圈,还是放心不下,急匆匆的就要亲自去帮中找潘杨。刚到门口,一个娇俏的身影撞进门来,问道:“爹爹,你这么急着赵大哥做什么?”

    “凤儿,你可知道你大哥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