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定约

    顿了顿,昭华继续道:“先生惊才绝艳,年少高中,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惜,上天除了这一身才华和聪慧,并未送给您其他的礼物。今日先生尚在翰林院中,日常所为不过修书撰说,与人交往亦可进退有度,不争锋芒。可若是来日,想要更进一步,内阁之中,先生可有把握在权力的争夺中,步步逢生?所谓官场,外至边野小县,内至京城中枢,没有人是一个人在战斗,皆有同党,皆有势力,先生背后可有根深树大的家族可依靠?先生身边可有休戚与共的同僚能扶持?况且,做这个世上任何一个人的门生,都不如做未来天子的门生。在权力的竞争关系中,可谓一步生,一步死”昭华加重了死字,脸上却并无表情。

    折御卿不禁秀目睁大,嘴唇微张,心里暗想“这是昭华公主??平日里天真烂漫的昭华公主??她!果然是皇家公主,不可以以一般的孩童论之,她伪装的可真好!”

    片刻,折御卿敛容回话:“公主殿下,微臣出身寒微,幸得皇上恩重,方能为公主讲学,能在翰林院中为陛下修书立说,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已是毕生所望,至于内阁中枢,微臣自知并没有那般才能,实是不敢妄想,公主谬赞了。”

    昭华淡淡一笑,似是陷入了回忆,“先生,还记得两年前嘛?”

    那时候,边关战乱,朝廷只得遣送公主和亲,贤妃所出长公主下嫁匈奴可汗,那时,昭华第一次感到恐惧,她在课上故意忽然读到“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又睁大漂亮的眼睛疑惑地问“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崇徽公主过的不好嘛?”

    那时,折御卿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李山甫的遣词造句的文采上面,纵是极力掩饰,昭华还是看出了折御卿的愤懑之色,毕竟,深宫大院,帝妃之女,即使想要单纯无知,耳濡目染之下,恐怕也单纯不了。

    “先生既然是忠直血性之人,若只是伏案于经史子集之中,不会觉得辜负了这一生嘛?”

    “先生该知道,皇长兄暗弱无能,纵使我三皇弟还小,看不出品性,也总比他合适。况且,先生既然是我的老师,便是您不想,也早就被万妃视为异己,将来若皇长兄即位,那些嫉妒先生才学之人,还能让您在翰林院安稳一生嘛?”

    昭华看到折御卿神色动了动,继续道“前朝后宫,本就是一体,朝堂之上,所谓中立,都是说来好听,若先生有英国公的出身,自可以以只效忠皇上只效忠天下百姓自居,可是您不行,若是娶了世家大族的贵女,就要受岳家牵制,或是跟随岳家站队,或是秉承岳家的理念行事,倒不如跟随我三皇弟,自立门户,行止由心”

    折御卿此时已是掩盖不住的惊愕,他怔怔的看着昭华公主,不禁思绪转动,这几年,他对内阁的斗争冷眼观察,入仕之初曾有的革除旧弊、富国强兵的想法逐渐被按捺下去,想了一会儿,折御卿问“可是公主殿下,有什么把握可以做到呢?”

    笑容在昭华粉嫩的脸颊上轻轻绽开,明媚恣意,她一字一句地说“先生忘了,本宫可是高高在上、无上荣宠的昭华公主,自有本宫的能量,况且,便是不成,战死也好过等死。”

    折御卿震撼地看着眼前的少女,坐在缀满牡丹花的秋千上,身上的香气似是比之前更浓,金钗华服,雪肌明眸,似是瑶池仙子,却又华贵逼人。目光微动间,折御卿俯身长揖,一字一句道“但凭公主驱使,臣,愿效犬马之劳。”

    紫霞宫中,昭华问折御卿“先生,我朝的权力都掌握在谁的手里?”

    折御卿铺开一张宣纸,边说边写“自开国皇帝以来,我朝的权力来源有三方,一是皇上手中的皇权,一是宦官之中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手中的权力,一是以内阁首辅为代表的文官权力(内阁是辅佐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过去几朝,但凡皇上可以联合内阁或者大太监,便可以制衡另一方,不过,因为武宗一朝宦官作乱,从世宗一朝开始,宦官的力量消失殆尽,而世宗龙驭宾天后,以内阁为代表的文官集团一家独大,所以皇上在立太子一事上才会感到如此吃力。”

    “那我们从哪里着手,才能扩大我们自身的权力?”昭华继续问

    这个问题,折御卿早就想过,决定并不隐瞒昭华公主,思忖片刻,他说“兵权。如今南方和蒙古虽暂时无事,但,蛮夷野心不可教化,日后必生战事,若此中将领能为公主所用,荡除敌寇之后,用一部分边关兵将替换京中兵将,兵权在握,公主想做什么,胜算便会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