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三十三章:骑兵

    朝廷已经开始争论起来。事实上,新国建立以来,对外疆的统治办法一直不明确,而现在俄罗斯即将崩溃,眼下接收就很成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进行统治来维护新国的最大利益才是官员们争论的要点。

    有的是支持西方模式,也即是纳入殖民体系,任命总督进行管理,在工商业方面对其渗透,随后得到原始矿产。

    不得不说,这种模式算是此时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新国不必派出过多的官吏和军队,可以容纳一部分当地人纳入这个行政和军事体系,用工业品将其市场摧毁,随后再大肆的搜刮矿产,成本最小,获利却是最大。

    在金融资本还未成型之前,殖民模式是最优的选择,相当一部分官员是持这种态度。

    但是对于这个态度,吴辰却沉默了,他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听完了一些大臣的陈词之后,也只不过淡然一笑。

    吴辰的态度令这些人精们摸不着头脑,按道理,在大伙儿的心目中,吴辰还是那个二楞子,当然,现如今是皇帝了,该说是心直口快才是,大家太了解他的脾气了,他要做什么,谁都拦不住,要说什么,也完全没有什么遮拦,也不拐弯抹角,该骂的的骂,该说的说。

    可是今天……

    众人开始摸不着头脑了。

    在场的人中,恐怕只有李鸿章和张謇最明白吴辰的心意,于是李鸿章提出了第二个意见,立时引起朝堂内一片哗然。

    “皇上,俄国与其他小国不同,譬如南圻,小小一隅之地当地的土人就占了数百万之多,俄国是南圻的百倍,人口却不足千万,大国寡民,治理的办法恐怕也要有所改变。”

    “老臣的意见是,将俄国的领土全部纳入新国。自此之后,天下再无俄国,俄人亦成为新国人,俄国的土地进行清丈,建立郡县、行省。”

    吴辰微微一笑,李鸿章这个老狐狸是个明白人啊,俄国地大寡民,若是采取殖民统治,显然是行不通的,攥取资源比不上攥取生存战略空间重要,汉人的生育能力恐怕与某族不遑多让,战乱时期人口都不见下降,如今国泰民安,再加上人均寿命的增加,在未来,人口将进入膨胀期,这才是关键,拓展土地空间极为重要。

    而俄国的土地就保证了汉人有了足够的迁徙之所,吴辰的意思是,在未来三十年内,迁徙一亿至两亿的汉人进入这个国家。完全的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脉。

    对于俄罗斯人,单纯的武力是行不通的,这个民族过于彪悍,要彻底征服,需要大量的军费和无休止的小规模战争,他们可以躲入茫茫的雪原,可以躲入森林,可以组成游击队,可以袭击汉人的定居点和补给线,若是这样,恐怕一百年都解决不掉这个问题,新国会被迫拖入这个泥潭,极有可能成为另一平行世界里的德国和拿破仑法国。

    因而,进行绥靖政策极为必要,吴辰的想法是,消灭掉一部分俄国人,而后将另外的大部分俄国人纳入新国,成为新国人,对其进行安抚,消灭的自然是贵族,而农奴则借以解放的名义成为新国人,这样一来,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农奴憎恨贵族高于新国人,只要将他们的矛盾调转到贵族头上,再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得以人身自由,至少他们在几十年内是不会有任何反抗的,甚至极有可能对这个加入的国家感恩戴德。

    就算等到他们的民族主义抬头时。那个时候,在俄国的大地上早已布满了汉人,俄人最多只是少数民族,就算是叛乱,恐怕也不再成气候了,再加上汉人人口的增加,而俄人人口逐渐的减少,若是俄国土地上汉人的人口到达四亿到五亿的规模,那一千万不到的俄国人恐怕想翻也翻不起浪来,吴辰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所有问题都能尽善尽美的解决,有些遗留,还得让子孙后代自己负责。

    吴辰一笑:“李阁老能否往细里说。”

    李鸿章早就明白而来吴辰的心意,从王秋那边送来奏疏,而后吴辰将奏疏又发回内阁,让李鸿章认真看看,李鸿章便知道大致的战略,因此早就做足了功课,滔滔不绝的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吴辰满意的点点头,东方俾斯麦却是不同反响,这家伙虽然毛病不少,但是做事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凭这个,确实是个阁老的料子。

    说了足足一个时辰,吴辰已有些不耐烦了,虽然道理不错,可是太唠叨,他盖棺定论道:“此事拟出奏疏,立即发往北征军那里,给王秋好好看看。”

    这项国策也就基本敲定。

    …………………………………………………………………………………………………………………………………………………………………………………………

    在库兹涅茨城休整的王秋接到发来的旨意,精神不由振奋起来,就在两个星期之前,中路军已经攻破库兹涅茨。数十万俄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一下子干掉了数万人,俘虏超过十万,其余的散兵游勇四处溃逃,只是在这个广阔无垠的土地上,附近哪里还有什么城镇和定居点,冰天雪地的,一大帮溃兵四散的逃散,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王秋这一次算是第一次在政治上提出建议,居然还获得了吴辰的支持,并且要他开始推广,他自然二话不说,立即开始召集俘虏,对俘虏加以甄别,若是农奴出身,那么很幸运的是,他们将获得人生自由,并且王秋告诉他们,他们再不是奴隶了,而是一个国家的子民,享受着与新国人一样的权利,他们可以经商,可以开垦,可以自由的选择工厂做工。

    农奴们木讷的先是不知发生了怎么回事,不过很快,他们就沸腾了,对于奴隶来说,一个自由的身份将是多么令人渴望不可及的字眼,他们世世代代成为别人的奴仆,男人为别人做工,女人成为别人的玩物,几百年来,从来未有改变,而现在,梦想居然成真了。

    王秋宣布了安置的办法,军队中超过七万的农奴将会进行安置,他们可以得到口粮。并且开始为他们建立营地,这个营地的待遇自然与新军是相同的,随后,他们的工作是伐木,这里到处都是森林,只要有一柄斧头,伐木并不是难事,王秋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的安置办法,到时候他们可能会被分流迁徙各个城市,而且可能会得到一个住宅,当然,谁也别指望住宅能有多好,而后他们就可以自由的去找工作了。